酒泉市瓜州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5-22 酒泉市瓜州县统计局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货物周转量3428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1%;旅客周转量9831万人公里,增长5%。全县境内铁路通车里程34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718公里,铺筑乡村道路255公里。

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087万元,同比增长13.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00万元,增长11.4%。固定电话总用户1.85万户,下降29.2%;移动电话总用户7.77万户,增长13.3%;互联网络迅速发展,全县共有互联网络固定用户4798户,比上年增长21%。

六、贸易 、旅游和招商引资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89亿元,增长8.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72亿元,增长34.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7.61亿元,增长24.2%;住宿和餐饮业8392万元,增长14.1%。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县星级宾馆达到3家,星级农家园达到2家,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40.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接待外宾与港澳台宾0.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03%;接待国内游客40.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8%。全年实现旅游业收入2260万元,增长21.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42项,签约总金额254.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9亿元,增长12.1%。第四届银企洽谈会签订贷款协议18个,落实资金17.5亿元。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信贷持续快速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86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其中:企业存款9.26亿元,增长5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6.1亿元,增长20.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91亿元,比上年增长85.9%,其中,工业短期贷款3.86亿元,增长1.1倍。中长期贷款18.27亿元,增长1.5倍。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全县保险业参保金额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寿险保险参保金额17.1亿元,增长4.2%;各类保费收入6075万元,增长20.1%,其中,寿险保险费收入5320万元,增长20.9%。保险业中,人身险已决赔金额265.4万元,增长54.5%,财产保险已决赔金额299.02万元,下降3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进展较快。不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和冶金中专建设工程完成年度任务,校舍安全工程、校容校貌整治扎实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高考上线率分别上升到93%、85%。全县普通中学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20144人,增长3.6%。普通高中招生989人,在校学生2304人,增长8.8%,毕业生874人,增长7.8%;初中招生2282人,在校学生6960人,比上年增长10.3%,初中“五合率”达到72.7%;普通小学7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招生1931人,在校学生13184人,比上年增长0.4%。学前教育进一步受到社会重视。城乡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在园幼儿2452人,比上年增长5.3%;全县教职工人数达到1550人,比上年增长1.1%(含工勤人员)。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09年,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的项目6项,争取资金499.1万元,其中国家和省上农村能源项目2项,支持资金487.1万元。省科技项目2项,支持资金9万元,市科技、地震项目2项,支持资金3万元。申报专利12项,已获得授权1项。3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连续十年保持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称号。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事业快速发展。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20家,从业人数672人。新建“农家书屋”36个。全县共举办重大文化活动26项,广场文艺演出86场次,专场文艺晚会18场次,各项接待性演出24场次,配合部门联欢、庆典、工程剪彩等小型演出18场次及各类展览5场次。全年组织14个社火队,演出1320余场次,观众达6万余人次。元宵灯展展出107个单位制作造型别致、设计新颖的灯笼141个;全年广播电视台共播发稿件7559件,自办节目每天播出时间在原来的3小时15分钟的基础上,增加了2小时20分钟,使自办节目播出总量达到了5小时35分钟;全县73个行政村达到了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全年放映公益电影876场次;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11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机构床位数392张,其中医院200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9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91人,注册护士183 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5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5人。全县共有乡镇卫生院14所,床位数192 张,卫生技术人员235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达80.8%,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5人。

体育事业有序开展。全县有体育中心管理的体育经营场所38个,其中,棋牌室29个,台球俱乐部1个,台球室6个,乒乓球俱乐部1个,跆拳道俱乐部1个。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大型体育比赛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展示14次,参与人数达3.6万人次。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有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2.42万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6.5%。环保投入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全县环保投资712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2.9%,占全县生产总值2.2%,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超过97%,饮用水达标率100%,垃圾定点堆放、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90%,万元GDP能耗降低率5.33%。

“平安瓜州”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累计发生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事故33起,比上年减少15起,下降31.3%。死亡15人,同比增长66%;受伤7人,同比下降72%;直接经济损失93.18万元,同比下降42.5%。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机械制造、电力、学校、特种设备等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无事故发生。

十一、人  口

人口低速增长。全县人口出生率8.52‰,死亡率4.94‰,人口自然增长率3.59‰。年末全县总人口14.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2.6%;乡村人口11.02万人,所占比重为77.4%。男性人口7.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1%;女性人口6.82万人,所占比重为47.9%。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1元,比上年增加2288元,增长18.8%,人均消费性支出9766元,增长16.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04%,下降1.2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339元,比上年增加608元,增长10.6%,疏勒河和九甸峡移民人均纯收入727元,同比增长30.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40元,增长1.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上升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