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十四师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5-14 农十四师统计局

表五:进出口情况

指   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30653

43.8

# 出口总额

万美元

28149

52

进口总额

万美元

2504

-10.5

2006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7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近期与青松建化与师签定了年产8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2.75亿元,在皮墨垦区兴建水泥厂,目前奠基仪式已举行,年内年底投产。

八、保险业

2006年,师保险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年末有各级保险分支机构7个,保险业务辐射面遍及十四师所有农牧团场及和田地区七县一市。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08.80万元,比上年净增192.67万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910.79万元,增长32.3%;人身险业务收入28.91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各类保险赔款给付金额270.13万元,综合赔(给)付率26.7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各类学校7所,在校学生6730人,教职工449人。其中初中在校生2257人,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704人;小学在校生4473人,增长5.7%。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704人。

科学技术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组织实施国家、兵团星火计划项目2项,兵团科技开发项目1项,新争取国家科技项目2项,共发表论文16篇。

科学交流和合作力度加大。采用引智创新,借力发展,全面提升十四师农牧团场和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全年与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平台和机制。项目合作研究取得新成效,2006年师科技局与科研院校合作申报国家项目3项,兵团项目2项。

科技培训和科技宣传力度逐步加大。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2期,培训干部职工11129人次,开展科普宣传13次,发放科普资料6000余份,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

十、文化、卫生事业

2006年师有线电视网络与和田地区网络公司实现并网,全师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2%,电视入户率达75%;投资68万元完成了基层17个连队的“连连通”工程。利用广播电视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2006年“一报”、“一台”开辟了“荣辱观大家谈”、“建设屯垦戌边新型团场”、“十四师先进人物风采”等13个专栏,报社共刊发新闻1225篇,电视台播出十四师新闻1420条,在《兵团日报》、《兵团建设》、《兵团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等省级媒体刊播新闻570篇(条)。通过广泛宣传,达到了“内鼓干群斗志,外树十四师形象”的目的。

健全各级精神文明指导机构,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评估体系。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十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师机关首次被评为兵团级文明单位。组织开展了以节假日为重点的各种文体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定期举办了书法、美术、摄影展,首次组团参加了兵团第六届文艺调研,展示了十四师人的精神风貌,加大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力度,精神文明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

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21个,其中团级职工综合医院3所,疾病控制中心2所,门诊部2所,年末拥有床位数143张,卫生技术人员109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24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362.78人/10万人。

十一、环境保护与安全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加强环境监督执法,大力推进环保宣传,提高群众保障自身健康意识,环保工作取得成效。

全年治理工业污染总投资75万元,其中废气治理投资25万元,废水治理投资32万元,固体废弃物及噪声治理投资18万,工业废水排放2447.2吨,工业废水达标66.5%。工业重复利用水量47%。废气二氧化硫达标率82%。工业固体废气物综合利用量76%。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18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5%以上,“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85%以上。

十二、人口、就业、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31989人,比上年增长5.5%。其中男性16383人,女性15606人;按民族分,汉族8647人,占总人口27%;维吾尔族23261人,占总人72.7%;其他少数民族81人,占总人口0.3%。年内出生500人,人口出生率16.1‰,年内死亡195人,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9.8‰。

年末就业人数11642人,比上年增长7.3%。年末在岗职工10469人,比上年增长7.1%。在岗职工中,国有单位9336人。

全年实现新增就业1457人,其中团场老职工子女新增就业420人。全年培训职工9117人次,其中:培训初级工861人,中级工87人,素质培训7920人。

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2817元,增长6.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181.4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278元,比上年增加719元,增长8.4%。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899人,较上年增长8.3%;参加失业保险887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3302人,其中职工9057人,退休人员4245人;参加工伤保险8853人;参加生育保险8739人。

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897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4人。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22张,收养人数22人。

注:本公报中的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