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十四师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658.18 6 货运量 吨 4.1 13.9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1712.2 12.8 客运量 万人 72.65 12.6 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1222.86 21.6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00万元,增长12.2%,商品销售总额17134.9万元,同比下降22.5%。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21316万美元,增长27.7%,其中,进口2798万美元,下降33.9%,出口18518万美元,增长48.7%。 表5:进出口情况 指 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21316 27.7 # 出口总额 万美元 18518 48.7 进口总额 万美元 2798 -33.9 七、保险业 2005年,师保险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保险业务辐射面进一步扩大,其经营区域已遍布十四师各个农牧团场及和田地区七县一市。2005年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16.74万元,比上年净增234.63万元,同比增长40.31%。其中,各种财产保险完成保费收入719.16万元,增长48.27%;各种人身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8.99万元,增长7.11%。2005年全年共发生各类案件1732件,保险赔付金额295.64万元,综合赔付率36.2%,较上年同期增长76.2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对寄宿制项目的检查监督;使师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进展较好,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全师5657名贫困学生,全部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资金达744493.7元。由于“两免一补”工作扎实有效,各团场没有出现学生因贫退学、辍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严把教师入口关,狠抓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初见成效。努力创办特色教育,开办“双语”教学和 “2+1”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2005年全师有学校7所,在校学生6107人,增长10%。中学3所,在校学生1994人,增长35.6%,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704人;小学4所,在校学生4113人,增长0.7%,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882人。 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科技工作以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为目的,紧紧围绕师党委的中心工作,整合科技资源,加快科技能力建设,提高科研开发水平,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较好成绩。一是编制完成了十四师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二是在农牧团场建立健全了科技管理机构,并对团场科技进步工作进行了考核,两个团场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工作考核,达标率50%。三是承担科研课题5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1项。四是组织召开师红枣产业化工作研讨会,就红枣生产、加工、销售及面临的形势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五是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举办知识产权讲座1期。六是科学普及和科技宣传力度加大,职工科技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有所提高。全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8期,培训人数达9177人次。 九、文化、卫生事业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昆仑报》在2004年7月份获得内部刊号后,2005年按照每周一期正常发行,共出版49期,发行4.8万份。为活跃广大干部职工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师、团在重大节庆期间,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以及拔河、赛马、叼羊、摔跤等文体活动,推动了全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兵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38万元建成了集成列馆与文化活动中心于一身的47团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已开始布展。广播电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24团、47团、一牧场通过兵团电视台网络公司垫资的形式,解决了团、连通有线电视的大难题,皮山农场完成了场部到各连通有线电视的问题。全师基层连队广播覆盖率达到95%,电视覆盖率由几年前的45%提高到75%。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卫生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强内部管理,以医疗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整顿医疗市场,规范行业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师各农牧团场全部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提高了对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全师拥有卫生医疗机构18个,其中团级职工综合医院3所,疾病控制中心2所,门诊部2所,年末拥有床位数150张,卫生技术人员113人。 十、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 2005年末,全师总人口30321人,比上年增长3.2%。其中男性15528人,女性14793人,按民族分,汉族7343人,占总人口24.2%;维吾尔族22894人,占总人口75.5%;其他少数民族84人,占总人口0.3%。年内出生489人,人口出生率16.4‰,年内死亡160人,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11‰ 2005年末,全部单位年末从业人数9784人,同比增长10.9%,其中在岗职工9776人;在在岗职工中,国有单位9049人,其中企业单位8130人,事业单位732人,国家机关187人。全师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8595.1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575.8万元,增长29%;全师职均收入915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8559元,增长16%。 就业再就业和职工培训工作取得新成就,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服务手段,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工作方针。2005年全师共开发就业岗位700个,新增就业685人。全师共培训职工8848人次,其中:培训中级工87人;培训初级工831人;素质培训7930人,超额完成兵团下达的就业再就业及职工培训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发展,一是养老保险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确保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医疗保险工作逐步完善。三是失业保险工作稳步发展。四是工伤保险工作得到加强,规范了认定、申报、鉴定和审批手续。五是生育保险工作运行平稳,工作稳步推进。六是征缴扩面工作成绩显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四大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486人和12684人。全年五大保险收缴率为100%,年末离退休人数4534人,全年支付养老金3727万元。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金支付分别为476万元、29万元、1万元、5万元。 注:本公报中的生产总值、总产值等价值量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