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含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增长29.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1.1%,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3%。 全年进出口总额39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1%;其中,出口3996万美元,增长91.0%,进口3万美元,增长21.9%。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55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12万美元,增长17.8%。 全年接待各类旅客5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旅游收入29300万元,增长11%。华阳洞景区、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别荣获3A旅游景点,昭关景区获得国家2A旅游景点。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593万元,比上年增长6.5%。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431万人,货物运输量3.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8%和8.4%;旅客运输周转量2.1亿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2.7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1%和7.9%。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6537辆,比上年增长19.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6011辆,增长21.5 %。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933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491万元,增长12.0%;邮政业务总量2442万元,增长2.7%。 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9万户,比上年增加4000户;移动电话用户10.2万户,增加7486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43部,增加1.5部。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260户,增加2350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54029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035万元,增长36.0%。增值税增长5.5%,营业税增长28.7%,企业所得税下降57.4%。财政支出97185万元,增长29.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2.0%,教育支出增长7.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90.4%,环境保护支出增长40.2%,科学技术支出增长51.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5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2亿元,增长21.4%。其中,企业存款7.6亿元,增长3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8.3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7亿元,增长25.3%。其中,短期贷款14.5亿元,增长10.7%;中长期贷款6.9亿元,增长68.3%。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3025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325万元,增长11.2%;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0700万元,增长7.0%。赔款和给付3710万元,下降18.1%。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610万元,下降26.9%;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2100万元,下降9.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高中24所,在校生31892人。普通初中19所,在校生22903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125 所,在校生3190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教育事业得到加强,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9年中小学危房改造新建校舍14288平方米,投入资金1339万元;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高考综合、文科、理科本科达线率在全市居第一,含山第二中学创建成为省级示范中学。教育事业在全省督导考核中获优秀等次。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840人,比上年增长1.1%。科研机构4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2个。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1491万元,比上年增长51.2%。 全年科技项目工作成效显著,组织申报科技项目5个,其中科技部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4项。已立项2项,争取项目经费240万元。主要科技成果有:《大型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系统装备》等。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3件,授权专利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0.9%。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2009年,环峰镇、铜闸镇创建为省、市优秀旅游乡镇。“含弓戏”积极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望获得通过。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9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全县共有国家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3.8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0.25万平方米。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91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5人,注册护士311人。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881张。村卫生室96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47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县,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332291人,参合率94.2%。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举办全民健身系列活动20项,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组队参加全省体育常规赛事,荣获1金4铜的好成绩。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9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88‰,死亡率为4.42‰,自然增长率为4.46‰。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4.32万人,比上年增加713人。城镇化率27%,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8970元,比上年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53元,增长10.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79元,增长7.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1.5%,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4.1%,居住支出增长27.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9%,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9平方米。 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部启动实施。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20368人和431713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8271人,全年为736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全县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1000人和15601人。出台并实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000人。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4308人,城市低保人数7040人。 年末全县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2099张,收养各类人员1466人。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有环境监测站1个。建立湿地生态示范区1个。当年人工造林面积1049公顷。年末森林面积2986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77万立方米。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2,比上年下降15.6%;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3.02,下降5.1%。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4起,同比下降23%。全年发生火灾事故7起,同比下降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