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宜川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5-10 延安市宜川县统计局

公路建设。完成宜阁路13公里路基改造;完成宜蟒路三级油路建设。

邮电通讯业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66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43万元,电信业务收入423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428户,其中住宅电话9608户。宽带用户增到351户。年初开通城区无线市话"小灵通"业务,发展用户1924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65.6万元,较上年增长5%。其中,县的零售额5200.2万元,增长6.7%;县以下的零售额2465.4万元,增长1.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经济1840万元,集体经济320万元,个体、私营及其他5505.6万元。

2003年末,全县批发贸易网点33个,从业人员280人;零售业网点1170个,从业人员1562人;餐饮业网点320个,从业人员523人。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县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8%,上涨1.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上涨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101.2%,上涨1.2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03年,财政收入增加,支出减少。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873万元,增长1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5万元,增长18.5%。财政支出9211万元,下降0.9%。其中,教育事业费2988万元,下降3.6%;卫生事业费1177万元,增长51.1%;行政管理费1419万元,下降20.5%。

金融市场运行良好。200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558万元,比年初增加6128万元,增长17.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0689万元,增加4005万元,增长15.0%。各项贷款余额24087万元,比年初增加3363万元,增长16.2%。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险费收入628万元。其中,财产保险129.2万元,寿险保费收入498.8万元。

八、科技、教育、广播电视、卫生、旅游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2003年,我县加大了科技普及和宣传力度。全年放映科技影片20场次,科普图片300多幅,成果展板160块,发放资料6万余份,提供科技信息400余条,推广实用技术20多项,受益6万多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2003年,全县共有学校232所。其中,中学9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208所,幼儿园13所,儿童育智学校1所。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24927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9400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621人,小学在校学生13579人。全县教职工1542人,其中专职教师14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7%。加大了教育投资,全年投资1699万元,完成建筑面积33983平方米建设。全县高考上省线104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003年,全县有线电视入网7257户,电视覆盖率98%,广播覆盖率90%。全年共制作电视新闻588条,广播254条,专题报道28次,累计播出电视2192小时,广播播放1460小时。宜川电视台、广播台及时报道了宜川时事和专题新闻,宣传大政方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2003年,非典疫情袭击全国,我县在抗击非典的同时,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加强,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7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5个,中心卫生院5个,乡镇卫生院7个,床位294张,专业技术人员296人,其中医生159人,护士77人。

旅游业受非典影响较大。2003年接待游客56402人次,门票收入203.04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24万元。

九、人民生活

2003年,我县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2元,净增106元。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485元,较上年增长310元。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年末职工6262人,工资总额6176.4万元,人均9810元;集体经济单位年末职工302人,工资总额162.5万元,人均500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689万元,比年初增加4005万元。

十、人口

2003年,全县共出生人口911人,出生率8.00‰,死亡人口568人,死亡率4.99‰,人口自增率3.01‰。年末全县总户数30991户,总人口1128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71人,农业人口94835人。

注:1、以上数据为统计部门及有关单位2003年年报数据

2、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为计生年报数据,总户数、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为公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