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河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第五,深入企业解难题,服务经济保增长。帮扶企业2000户,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559个。努力稳定存量税源,对1693户入区库税收3万元以上的企业落实帮扶责任制。清理异地纳税企业67户,新增入区库税收4950万元。着力拓展新增税源,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东北销售公司等一批重点税源企业落户我区。扶持壮大骨干税源企业,骨干税源企业对区库税收贡献率高达60.3%。 第六,坚持以人为本、致力改善民生。在财政收支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其中;投入8000万元,完成了8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投入2622万元,完成34条小街小巷和团结路等街路改造工程。投入464万元,完成了北站路和家乐福(北站店)西等绿地改造工程。投入374万元,完成了239栋21万平米弃管楼维修任务。投入2250万元。解决了1082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投入690万元,在社区和公园安装户外健身器材1803件。投入661万元,在社区和学校等重要部位设置1614个监控点位。投入4360万元,用于就业再就业和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支出。投入1000万元,更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启动了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投入1657万元,完成了回民初级中学等学校基础实施开扩建工程。投入2400万元,解决了一批信访稳定问题,完成了全国两会和国庆等重要时段稳控任务。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稳步提高。全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1.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实现工业增加值13.9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了工业增加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建筑业企业整体经济规模明显提高。2009年,全年共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225户,完成建筑工程产值127.5亿元,完成施工总产值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三、国内经济贸易 2009年,我区不断加快重点商贸区格局建设步伐,五爱市场扩容升级,皇城和五爱创建4A级购物旅游区工作取得新进展,皇城恒隆广场、大发商业进入施工收尾阶段。五爱(中街)精品服装城如期开业。中街邮局地块摘牌落地。中街商业步行接被评为全国首批国际金街。五爱深港客运站、五爱商贸大厦、文化用品广场、美食街和美搏城项目正式运营。我区被评为“中国商业名区”。随着商贸层次和格局提升,活跃了消费市场,扩大消费需求,使经济贸易额增长强劲。全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零售额360.6亿元,同比增长19.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313.4亿元,住宿餐饮业完成47.2亿元,五爱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4.4亿元,同比增长1.2%。 四、对外经济贸易 2009年,我区注重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重点区域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打造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工作赢得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对开发区的高度关注和强力支持,创建全国优化金融生态综合实验区和晋级工作扎实推进,开发区不仅获得了中国金融生态区和中国最具竞争力金融开发区的殊荣,更被沈阳市正式确立为“东西南北中”第五大发展空间,纳入《沈阳市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其核心定位得到确认。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领带小组,完善了工作推进体制机制,形成了举全市之力加快金融中心建设的良好氛围。申报国家级优化金融生态综合实验区工作取得新进展。与中央政策研究室合作,开展了《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课题研究,通过了国家19个有关部委评审。引进大连银行等金融机构30户,金融服务类机构93户。金廊沈河段开竣工项目取得新进展。领先国际城等4个项目竣工并投入运营,诺福特酒店等4个项目主体封顶,沈阳茂业城等7个项目达到形象进度。富莱德大厦、东北大厦2个停缓建项目启动建设。嘉里中心、新夏宫和裕景中心3个项目相继奠基。新千年等3个地块完成出让。 全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6亿美元,同比下降30.1%,受金融危机影响,也是历史上首次下降。实现出创汇1.7亿美元,同比下降29.2%,实现出口供货值6159.7万元。通过实施专业招商和驻在招商,沈河的知名度和投资环境得到投资方的认可。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随着金融中心建设的加快、金廊建设稳步实施、重点商贸区建设整体推进。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额不断增加。全年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1.6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6.4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5.2亿元。 全区全年开工建设项目770个,完成投资总额301.5亿元,新开工项目705个,投资五亿元以上房地产项目23个,完成投资总额为98.9亿元,投资五亿元以上基本建设项目3个,完成投资总额为9.8亿元。 六、财政 2009年,全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区本级完成财政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14.8%;开发区完成财政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58.6%。在2009年全区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15.7%;营业税完成3.9亿元,同比增长103%;企业所得税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5.7%。在财税工作中,面对不断增长的公共财政支出需求,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扭转税收地府增长势头。扎实开展了“深入企业解难题,服务经济保增长”活动,帮扶企业2000户,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59个。制定了《沈河区存量税收属地包保责任制》,着力拓展新增税源,使10个街道全面超额完成增量税收任务,6个街道增量税收超2000万元。全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调整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积极盘活闲置资源,海关大楼等4.5万平方米闲置楼宇成功启动。 大力实施惠民财政,全年用于社会事业、环境建设和社会保大障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长,使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得改善和提升。 七、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09年,我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核心,多渠道筹集资金,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和市容市貌改善这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投入8000万元,完成了8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多福等优秀小区成为全市样板。投入6238万元,完成了34条小街小巷和团结路等街路改造工程,敬彬街等3条街路电力线入地工程,北站路等主要街路和家乐福(北站店)西绿地改造工程,解决了217户居民煤气拖期开栓问题,对全区239栋21万平方米弃管楼屋面防水和排水管线进行了整修,在金廊沿线等重点区域栽摆鲜花104万盆。全面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166个老旧小区进行彻底整治,拆除违建3100处,清运垃圾残土1200吨,增设地埋式垃圾箱838个,新增保洁员220名。对小街小巷实施专业化扫保。对6000余块广告牌匾进行红规范整治。对药王庙路等12处违规占道市场予以取缔。对中街、五爱和北站地区交通秩序进行集中治理。以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水平为目标,启动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区域人居环境综合治理,24项指标达到生态城区验收标准。文萃等11个社区被评为市级绿色社区。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脱硫改造工程扎实推进。积极推广地源热泵技术,使用面积达91.2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