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水富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5-01 昭通市水富县统计局

2009年,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共水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克服云天化较长时间停产检修、“3.23”事故和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全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297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2.7 %。第一产业增加值13105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61610万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55031万元,增长5.8%。产业内部结构基本不变,全县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5.4:72.7:21.9调整为5.7:70.3:24.0。在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4982万元,增长11.5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15%上升为19.60%。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受云天化较长时间停产检修、“3.23”事故和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慢,运行质量还不够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二、农业

2009年,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经济平稳运行。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27万元,增长4.07%,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74%。按现价计算,农业产值7699万元,增长6.86%;林业产值953万元,增长3.70%;牧业产值7672万元,增长0.81%;渔业产值465万元,增长14.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38万元,增长4.60%。

粮食增产。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1205吨,比上年增长5.03%;其中秋收粮食产量18899吨,增产5.32%;夏收粮食产量2306吨,增产2.72%。人均粮食产量220公斤,增长4.27%。

其他主要农业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如下表: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油料产量 吨 784 -1.38

甘蔗产量 吨 137 -8.05

水果产量 吨 1301 11.67

蔬菜产量 吨 29105 0.81

肉类总产量 吨 6584 4.47

肥猪出栏 头 70172 1.24

生猪存栏 头 44500 -9.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全县工业受云天化股份公司较长时间的停产检修和经济危机对工业的影响,全县工业产值下降,全年工业总产值(当年价)完成237734万元,下降7.76%,其中:云天化股份公司实现产值144423万元,下降22.34%;县属工业大幅度增长,完成产值93311万元,增长30.03%。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产值226333万元,下降6.95%;规模以下实现产值11400万元,下降21.33%。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94110万元,下降10.1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如下表: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塑料制品 吨 2429 -13.28

碳化钙 吨 115746 10.11

原煤 吨 31600 25.40

发电量 万千瓦时 94430 257.61

水泥 吨 15000 -34.25

化肥(折纯) 吨 318906 -13.6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6122万元,下降10.42%;实现利税51265万元,下降9.99%。

建筑业健康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9364万元,比上年增长45.42%,其中城镇投资429925万元,增长49.35%,农村投资19439万元,下降8.1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920万元,下降40.64%。

主要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向家坝水电站全年完成投资总额(境内)256006万元,比上年增长72.47%。杨柳滩电站、云天化煤代气工程、邵女坪移民安置点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全社会竣工住宅面积10.85万平方米,下降43.84%;商品房销售面积63515平方米,下降4.32%,销售额18666万元,增长68.66%。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2009年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完成增加值3915万元,可比价增长14.40%。完成营运性客运量246万人,营运性旅客周转量1470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1.82%和12.90%;完成货运量143万吨,货运周转量895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4.40%和12.93%。2009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926万元,增长5.82%。

六、国内贸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45万元,比上年增长7.5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576万元,增长6.2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7989万元,增长12.52%。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公有制经济970万元,下降1.8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38575万元,增长7.79%,其中个体经济37595万元,增长8.64%。

七、财政、金融

2009年上划中央“两税”完成7197万元,下降7.20%;中央省两个所得税完成4481万元,下降33.49%。地方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486万元,增长8.25%;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18%,比上年的6.48%上升0.7个百分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712元,增长7.67%。地方财政全年支出达到43322万元,增长3.25%。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大幅度增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80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6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7928万元,增长17.37%。贷款余额有所下降,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14024万元,下降1.44%。

八、教育、卫生

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105人,增长4.77%;小学在校学生9957人,增长1.14%。学前教育3022人,增长9.61%;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51%,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8.21%。教师队伍扩大,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89人,增长4.49%;小学专任教师554人,增长0.36%。

医疗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242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59人,与上年持平;传染病发病率每10万人口257.54人。

九、劳动、社会保障与职工工资

2009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5.30万人,比上年增长3.1%,;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60%,上升0.1个百分点;参加养老保险职工3978人,增长7.75%;参加医疗保险职工12093人,增长18.14%;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6180人,增长1.61%;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517人。

年末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69470人,参合率96.42%;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748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287人,分别增长23.87%和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