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哈密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6-21 哈密地区哈密市统计局

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9.71亿元,比上年增长43.7%。其中,基金支出0.95亿元,增长6.49倍;一般预算支出8.76亿元,增长34.9%。一般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14亿元,增长44.3%;文化、体育及传媒事业费支出0.1亿元,增长31.8%;教育支出2.21亿元,增长18.7%;科学技术支出0.09亿元,增长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57亿元,增长68.3%;医疗卫生支出0.42亿元,增长28.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4亿元,增长17.6%。上解地区财政支出1.96亿元,增长57.8%。

图七: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企业存款40.19亿元,下降22%;财政存款0.34亿元,下降22.7%;机关团体存款8.96亿元,增长38.5%;储蓄存款余额87.77亿元,增长24.9%;农业存款0.44亿元,增长5.29倍;其他存款13.79亿元,增长1.84倍。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8.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短期贷款22.77亿元,增长3.4%,其中,工业贷款7.31亿元,增长1.11倍;商业贷款10.75亿元,下降9.1%;建筑业贷款0.01亿元,下降97.6%;农业贷款1.3亿元,下降55.5%;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52亿元,下降0.7%。中长期贷款24.47亿元,增长50.1%,其中,基本建设贷款4.46亿元,下降19.6%;其他中长期贷款20.01亿元,增长86.1%。

图八:

保险业: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2家。全年保费收入5.48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其中,寿险保费收入4.50亿元,增长46.6%;财险保费收入0.98亿元,增长32.4%。各项赔款和给付总额1.30亿元,增长4.8%,其中,寿险赔款给付0.74亿元,增长2.6倍;财险赔款及给付0.56亿元,下降1.5%。

图九: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全市共有成人高等学校1所,专任教师78人,在校生0.13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 专任教师290人,在校学生0.12万人;职业高中2所,专任教师26人,在校学生0.04万人;普通高中13所,专任教师869人,在校学生1.13万人;初中37所,专任教师1366人,在校学生1.56万人;小学27所,专任教师2177人,在校学生2.6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32人;幼儿园44所,教师392人,在园幼儿0.91万人。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4%,初中阶段适龄少年纯入学率98.48%。

科技:专业技术人员11509人,其中:高级职称1203人,中级职称4057人,初级职称6249人。R&D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891万元,增长7%。

文化体育: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2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2个;体育场馆4个;剧场、影剧院2个;公共图书馆2个,图书总藏量20.19万册;全年出版各类报纸744期,其中维文241期;出版各类杂志8.6万册,其中,维文1.2万册,哈文0.8万册。年末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80万户。

卫生:年末拥有医院11个,乡镇卫生院17个,妇幼保健所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2个,采供血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所,门诊部、诊所等99个。拥有病床1669张。卫生技术人员2506人,其中,执业医师955人,执业助理医师143人;注册护士890人。每万人拥有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25.43人,每万人拥有注册护士20.61人,每万人拥有床位38.65张。

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10.26万人,参入率98.7%。

九、城市建设

供水:全年供水总量2275.9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4%。其中:居民家庭用水838.34万立方米,增长11.6%,用水普及率100%。年末用水用户8.31万户,比上年增加0.67万户。其中:家庭用水用户7.84万户,增加0.76万户。

供气:全年天然气供气总量73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居民家庭用量418.8万立方米,增长94.7%;天然气用户5.2万户,比上年增加1.1万户。供应液化石油气9150吨,增长16.3%。其中:居民家庭用量6792吨,增长39%;液化石油气用户3.3万户,增长43.5%。

供热:供热面积66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6%。其中:住宅480.9万平方米,增长7.1%。

城市交通:城市道路长度185公里,比上年增长30.3%;城市道路面积314万平方米,增长9.4%;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07平方米。排水管道总长316公里。

年末运营公共汽车233辆,平均每万人拥有6.83标台,客运总量17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运营出租车942辆,客运总量24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9%。

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5.9%。建成区绿地面积12.2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35.97%。公园4个,公园面积4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74平方米。

清运生活垃圾13.90万吨,比上年增长5.3%;生活垃圾处理量13.90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100%。污水排放量109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41.7%。

十、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资源:国土资源部门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结果,全市土地总面积8.56万平方公里。本年建设占用耕地5.65公顷(84.8亩),比上年增加3.36公顷(50.4亩)。

环境保护: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为一、二级标准的天数358天,占全年天数的98.1%。城市污水日设计处理能力10万立方米;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24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12.8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2.57万平方公里。

安全生产:全市职责范围内发生各类事故339起,比上年下降30%;死亡61人,下降10.3%;受伤145人,下降44%;直接经济损失191.2万元,下降27.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20起,下降47.4%;造成死亡人数53人,下降8.6%;受伤145人,下降43.8%;经济损失47.3万元,下降25.9%。工矿商贸企业事故5起,下降28.6%;死亡人数6人,下降40%;经济损失48万元,下降40%;农机领域事故2起,死亡2人,经济损失16万元。火灾212起,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79.9万元。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64人,比上年下降27.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5.5人,下降27.6%;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25人,下降4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市总人口43.99万人,比上年增长3.8%。总户数14.75万户,增长5.9%。其中:城镇人口27.14万人,乡村人口16.85万人。城镇化率为61.7%。男性人口22.57万人,女性人口21.42万人,性别比为51.31:48.69。出生人口4229人,出生率9.79‰;死亡人口1983人,死亡率4.59‰;自然增长率5.20‰。汉族人口31.38万人,民族人口12.61万人,汉民比例为71.33: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