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以下简称全区)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和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萝岗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三促进一保持”为主线,实施“双提升”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工作全面或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一、综合 经济总量: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1.8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91%,比广州市增长速度高出6.41个百分点,占广州市生产总值的14.5%。 产业结构:200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90.32亿元,增长16.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1.47亿元,增长22.06%,比第二产业和全区增速分别高出5.37个、4.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75.91:24.09调整为0:74.92:25.08,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2009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311.41亿元,同口径增长23.13%,其中:实现税收收入267.65亿元,同口径增长19.24%。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74.17亿元,增长 10.39%,占广州市比重达到了10.56%。其中,营业税7.93亿元,增长6.52%;增值税33.60亿元,增长24.27%;企业所得税12.93亿元,下降2.77%。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82.86亿元,增长6.6%,其中,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和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四方面支出实现较大增长,2009年支出分别为5.24亿元、3.51亿元、2.51亿元、2.38亿元,增长17.54%、27.27%、684.13%、30.35%。 经济效益:2009年,按从业人员计算,全区实现人均GDP43.0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0.15万元、人均税收收入8.73万元,人均工业总产值142.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56万元、0.54万元、0.18万元和17.16万元。每出让1平方米土地产生GDP3528元、财政收入831元、税收收入714元,每出让1平方米工业用地产生工业总产值11887元、工业增加值3319元,五项指标均创6年来新高,分别比上年提高了315元、86元、52元、1863元、382元,分别增长了8.9%、10.3%、7.9%、15.7%、11.5%。 节能减排:2009年,全区积极开展节能工作,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加强对企业的能源监控力度,全区节能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09年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4.15%,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度目标任务。 从业人员:2009年末,全区单位从业人员30.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7万人,其中第二产业单位从业人员25.17 万人,占全区单位总从业人员82.04%。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269元,增长13.89%;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2476元,增长9.8%。 二、主要行业 工业 2009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37.79亿元,增长18.89%,占广州市比重达到了25.5%,比2008年比重高出2.2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工业总产值493亿元。 轻重工业比重:2009年,轻重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43.43:56.57调整为45.22:54.78,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83.17亿元,增长14.3%;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54.62亿元,增长25.1%;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高出10.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2009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59.99亿元,占全区GDP的72.63%,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9.73%,拉动全区GDP增长12.4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75.88亿元,增长12.4%。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63.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5.97%。 六大支柱产业:2009年,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食品饮料制造业的高速带动下,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42.01亿元,增长了18.93%,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2.67%。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5.12%。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763.77、1018.89、339.57、362.34、169.77和187.67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2.22%、29.64%、9.88%、10.54%、4.94%、5.46%;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387.22、181.16、39.5、118.09、36.51和50.91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40.34%、18.87%、4.11%、12.3%、3.8%和5.3%。 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我区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增长点,加大对高新产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区高新技术规模效益双双提升。规模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双双突破1000亿元,分别为1043.88亿元、1386亿元,分别增长7.77%、20.27%。效益上,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50.09亿元,增长97.98%,比全区工业利润总额高出85.58个百分点。 龙头工业企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排名前50名的工业企业合计完成产值2396.66亿元,占全区总量69.72%。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14家;产值超亿元的有280家,比上年增加了4家,共完成产值3213.34亿元,占全区产值的93.47%,实现工业增加值920.98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5.94%,比上年所占比重提高3.1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31.47亿元,同比增长22.06%,比第二产业和全区GDP增速分别高出5.37个、4.15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全区GDP加快增长的主动力,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5.08%,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比上年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以服务生产性企业为主的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是促进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助力,2009年创造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区GDP的比重首次超出10%,达到13.8%。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前三位的是: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30.28%、29.58%和28.92%。 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580亿元,实现增加值98.06亿元,同比增长7.03%,低于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5.03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影响明显。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主要是南方航空、中远航运、广惠高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