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6-17 威海市环翠区统计局

威海市环翠区统计局

2010年2月1日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为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区委发展目标和思路,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08.88亿元,增长13.75%;第三产业增加值93.65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17%、49.91%和42.92%。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46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5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年末全区在岗职工人数11.82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8.64亿元,比上年增长9.3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502元,比上年增长11.07%。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063人。

物价总水平涨幅压力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1.07%,比前三季度回落0.0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上升0.4和1.19个百分点,呈现出逐季走高、温和上涨态势。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2%,消费品价格上涨0.9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94.54%,降幅比上年回落17.76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1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上升1.85、5.3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9.4亿元,比上年增长7.07%。其中,农业产值2.8亿元,增长2.16%;牧业产值2.23亿元,增长2.65%;渔业产值23.7亿元,增长7.84%。

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粮食产量稳中有降。全年粮食总产量31907吨,比上年增产2.8%。其中夏粮产量12492吨,增产1%;秋粮产量19416吨,增产4%;花生总产量8879吨,减少8.1%。蔬菜总产量42525吨,增产1.1%;果品总产量38893吨,增长2.36%。

林业生产相对平稳。围绕建设生态城市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区突出抓了荒山、荒地、荒滩、沿路、沿河、沿海和环城绿化,全年完成成片造林面积220公顷,森林管护面积1599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3%。

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年肉类总产量7309吨, 比上年增长53.04%。其中猪肉5053吨,增产67.7%。羊牛奶产量13858吨,比上年增长0.71%。禽蛋总产量7335吨,增产40.6%。生猪年末存栏42111头,增长77%,羊年末存栏6269头,大牲畜年末存栏5597头,家禽年末存栏99.5万只。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33.13万吨,比上年增长3.42%。其中海洋捕捞量为 13.01万吨,增长6.7%。水产养殖面积7400公顷,养殖产量达到20.12万吨,增长1.4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9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36万千瓦,增长1.3%;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999台,与上一年持平;农用拖拉机9146台,增长6.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083吨,下降3.93%;地膜覆盖面积1685公顷,下降2.49%。农村用电量57091万千瓦时,增长0.8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3千公顷,增长1.5%。

三、工业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达到132个,实现增加值92.35亿元,增长14.15%。

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有所提高。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6.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01%。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在重点考核的26种产品中,较上年同期增产的有12种,其中增幅前五名的产品分别是梭织服装18.12%、棉纱13.27%、子午线轮胎外胎11.96%、针织服装10.57%、交流电动机9.84%。

工业效益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79.41亿元,增长14.1%;实现利税总额26.12亿元,增长21.57%;实现利润总额13.61亿元,增长20.18%。产品销售率99.58%,提高1.3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05%;资本保值增值率121.72%;总资产贡献率27.2%,上升1.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0.2%,下降3.0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4.01次,加快0.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