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桥西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6-06 石家庄市桥西区统计局

2009年是我区发展历史上历经曲折、充满艰辛的一年;是负重前行、奋力争先的一年;更是昂首奋进、成效显著的一年。面对三年大变样、特大暴雨和暴雪灾害等众多复杂因素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省会繁华舒适主城区、打造西南靓丽一流新城区”为目标,以实现“三年大变样”率先突破为主线,紧紧围绕“五大主攻方向”,全面实施“六大战略”,众志成城、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2009年,全区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1.8%。经济总量、增速均列市内五区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7亿元,较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3亿元,较上年增长2.9%;服务业业实现增加值106.8亿元,较上年增长17.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0.1%,拉动GDP增长1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去年的0.4:45.4:54.2调整为0.4:40.5:59.1。

年末全区入统单位城镇从业人员12389人,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为41284元,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3372元。

二、农   业

2009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244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949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3.89%;畜牧业产值4039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2.46%;渔业总产值53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43%;农林牧渔服务业400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2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 2009年 同比±%

粮食 吨 4174 20.4

蔬菜 吨 66851 9.4

肉类总产量 吨 796 -33.2

猪 肉 吨 460 -30.0

牛 肉 吨 80 25.0

羊 肉 吨 7 -12.5

禽 肉 吨 241 -23.7

兔 肉 吨 8 -

禽蛋 吨 1056 -11.6

三、工 业

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55.09亿元,较上年降低0.5%;实现利税39.0亿元,较上年增长8.71%,其中利润16.5亿元,较上年增长3.5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年产量 同比±%

酱油 吨 34110 -1.12

卷烟 万支 2225000 4.7

服装 万件 4.6 -45.88

梭织服装 万件 4.6 -45.88

家具 件 4184 -49.56

木制家具 件 3821 -52.62

软体家具 件 363 57.14

盐酸(含量31%以上) 吨 30289 -27.76

氢氧化钠(烧碱折100%) 吨 30503 -32.94

化学农药原药 吨 4255 -42.98

涂料(油漆) 吨 25858 2.32

建筑涂料 吨 750 -29.11

化学药品原药 吨 34721.2 -19.13

石墨及碳素制品 吨 4006 -41.75

泵 台 2636 0.92

风 机 台 5816 -33.27

变压器 千伏安 182700 -52.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调整改善。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63亿元,较上年增长45.1%,增速列全市第1位。城市三年大变样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32.35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3.41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步回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效应显著,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12亿元,较上年增长23.4%

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如下: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9

其中:食品 106.1

烟酒及用品 99.9

衣着 106.6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8.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3

交通和通信 98.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5

居住 101.2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2. 6

全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106.3

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 101.4

六、对外开放

2009年,我区积极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全区实际利用外资9436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51倍,总量、增速均列市内五区第1位;出口总值17020万美元;引进埠外资金10.5亿元,较上年增长7.69%。

七、财政

2009年,财税部门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变样、保稳定,积极谋划财源,做大财政收入,推进财政创新,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总量和增速均列市内五区第1位。全年财政收入完成47.95亿元(扣除烟厂搬迁划转部分),较上年增长18.4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39亿元,较上年增长21.7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以项目为抓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年共争取资金822万元,其中:1项课题列入国家级计划,争取资金70万元(到位49万元);15项课题列入省级计划,争取资金552万元;11项课题列入市级科技计划,争取资金221万元。全年新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推广节能减排关键技术2项。辖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得到大幅提升。中奇制药技术有限公司被评为“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单位”,“阿奇霉素肠溶制剂”项目获“河北省优秀发明”称号。

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区;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河北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省防震减灾工作评比中排名第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小学38所(含民办小学2所),专任教师1286人,其中女教师1122人,在校学生32643人,其中女生15139人;普通中学10所(含民办1所、省直2所),专任教师1253人,其中女教师921人,在校学生25417人,其中女生12932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均为100%。职业教育继续发展。全区现有中等职业类学校 22所,专任教师1000人,其中女教师503人,在校学生22840人,其中女生12386人。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农村学校及城市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免除课本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城乡文化活动日趋活跃。年内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农家书屋”读书征文和“冀中能源杯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读书演讲比赛中,我区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成绩居市内五区之首,区文体局荣获先进组织奖;在第三届千人大比舞比赛中,我区获得了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的好成绩;积极组织实施社区书屋建设,年内已建成新农村书屋16家,配置图书30多万册,80家社区书屋也已全部建成,即将挂牌投入使用。充分利用广场文化活动,全年共举行彩色周末活动50余场,参演群众近万人,全区送电影下乡312场,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水平。由区文体局印制的第一部《桥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填补了我区缺少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空白。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