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发展步入了全面提速的快车道,呈现出总量攀升、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经济实现新跨越,发展迈入新起点。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全市生产总值6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3亿元,增长11.7%;第二产业增加值145.4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247.1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5.2:24.0:40.8。 市场物价涨幅不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和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6、0.2、0.6、3.2、0.8、-0.6、7.5、2.7个百分点。(附表1)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9%;燃料价格上涨4.3%;金银珠宝价格下降9.7%。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市城镇新就业6.3万人,新增就业5.91万人。 二、农业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119.4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大豆同比下降5.4%,玉米同比增长10.8%,水稻同比下降4.0%,薯类同比下降56.2%。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1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2%;农用拖拉机达到11.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9万台,小型拖拉机7.6万台。 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75.9万公顷,同比增长5.9%。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为9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克服能源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2.8亿元,同比增长24.2%。市本级规模以上工业25家,实现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13.5%。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6.4%,产品销售收入209.7亿元,增长20.6%;利税实现3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8亿元;利润总额2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9亿元。 建筑业快速发展,效益同步提升。全年具有新资质的建筑企业实现产值40.7亿元,同比增长36.9%;实现利润17209万元,同比增长114%;实现税金21844万元,同比增长124.7%。施工房屋面积22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8%;房屋竣工面积22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2.0亿元,同比增长67.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84.5亿元,同比增长52.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26.7%。按产业分,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5.4亿元,同比增长7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6.8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6亿元,同比增长120.1%。 2009年全市施工项目个数为515个,同比增长55.6%。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43个,同比增长69.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总值略有下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分城乡看,市级消费品零售额126.5亿元,增长21.2%;县级消费品零售额35.3亿元,增长10.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9.1亿元,增长18.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2.6亿元,同比增长8.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3.5亿元,同比增长21.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3亿元,增长18.4%;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8.5亿元,同比增长16.7%。全年进出口总额为734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出口总额5953.4万美元,下降6.5%,进口总额1391.6万美元,同比下降6.7%。利用外资健康发展,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3774万美元,增长4.0%。 六、财政、金融业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9.3亿元,增长21.8%。一般预算支出72.5亿元,增长12%。 金融业稳步发展 ,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1.5亿元,比年初增加6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63.3亿元,比年初增加44.4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37.1亿元,比年初增加30.2亿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17所,招生8.6万人,在校生30.8万人,其中高中40所,招生2.7万人,在校生8.0万人;普通小学1775所,招生4.97万人,在校生27.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招生600人,在校生2439人。 科技事业发展步伐加快。2009年全市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评选出绥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1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8项。申请专利70件,授权专利82件。全年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1份,合同金额8520万元。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2009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52个。全市已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1个,气象公益服务站10个,电视天气预报制作服务系统10个。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09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展览馆5个,科技馆1个。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8208.83公里。中波发射机2部,功率11.0千瓦;调频发射机78部,功率25.890千瓦;电视发射机65部,功率为28.833千瓦。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9.81%,电视覆盖率为99.0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51.5万户。 城乡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3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9个。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技术人员1264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109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年我市在省及省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47枚,银牌43枚,铜牌39枚。 九、人口、环境保护 2009年全市出生人口5.9万人,死亡人口2.7万人,全年净增人口3.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46‰。年末全市总人口58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5.5万人,占26.8%;农业人口424.7万人,占73.2%。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13.0%,达到75.5万人。 自然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21 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平方2501.76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