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徐水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6-07 保定市徐水县统计局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99885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居民储蓄余额762553万元,同比增长9.1%。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4868万元,同比增长26.4%。全年居民购买国债1099.4万元、基金17982.8万元。

保险业各类保费收入19076万元,处理各类保险赔偿案件17144起,赔偿及给付金额6824万元。

八、对外开放、科技工作

全年引进内资62340万元,同比增长23.2%。全年出口创汇11227万美元,同比下降6.6%。

至2009年末,拥有省级名牌产品7个,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11个,国家级著名商标2个。年内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项,其中省部级1项。争取省级科研成果5项。推广应用新成果6项。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品6个。

九、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各类学校206所。其中:小学96所,初中19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中学1所,县办幼儿园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60所,社会力量办学9所。全县在校学生总数80291人(含物探及民办学校学生)。其中:高中在校生17489人、初中在校生13919人、小学在校生34078人、幼儿在园生14805人。全县在职国办教职工5745人(含物探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4296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数分别为2302人、1346人和648人。

高考保持高位增长,以显著优势获全市第一,实现了“五连冠”。2009年全县高考报名人数7370人,本一上线1194人,本二以上上线2475人,本三以上上线4511人,专科以上上线6517人。考入清华大学1人、北京大学1人、中央美院4人。高考总评居全市第一,实现了“五连冠”。

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年内开展了“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对乡镇卫生院实现人员、设备、技术、管理的对口帮扶;继续推行农民健康保健工程,实施标准化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今年投资5200万元的县医院16层医技楼、投资180万元的卫生监督所业务楼项目、县医院街景小区建设等被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实施。年末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45.7万人,参合率88%。全年基金收入4859.8万元,基金支出4372万元,共有15.46万人次得到医疗补偿。

2009年末,县、乡级卫生系统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1904人。其中:县级以上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1457人;乡镇卫生院22所、卫生技术人员447人。拥有村级卫生所(站)753个、从业人员1260人;民办医疗机构5家、从业人员83人。乡及乡以上卫生机构拥有病床数1313张。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170317户,总人口58370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487人。本年出生7785人,出生率为13.63‰;死亡3148人,死亡率为5.51‰;自然增长率为8.1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9.95。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在岗职工收入全面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资料显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4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41元,比上年增长9.7%。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6387元,比上年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4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16平方米。

社会保障与福利事业不断发展。一是养老保险工作得到加强。年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464人,全年养老金支出6449.6万元。二是医疗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年内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6478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31255人。全年医保收入2745万元,医保支出1913万元。三是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598人。四是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820人。五是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954人,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609万元,全年支出失业保险金713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9%。六是城乡低保工作实现动态管理。2009年末,全县农村低保对象9487人、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14万元;城镇低保对象1956人、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17万元。七是农村“五保户”实现了财政供养。其中分散供养1776人,集中供养17人,全年发放五保供应金243.46万元。

十一、气候、 环境

全年平均气温12.5℃,比上年低0.5℃。全年降水量462毫米,比上年减少125.3毫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663吨标煤/万元,比上年降低5.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411吨标煤/万元,比上年降低6.53%。全年水污染物COD排放量削减460吨,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36吨。

注: 本公报数据为快报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