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清浦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6-10 淮安市清浦区统计局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1.76亿元,同比增长44.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99亿元,同比增长46.9%;。固定资产投资成绩显著。全年基本建设和其它投资项目93个,本年新开工项目76个,本年投产项目82个,建成投产率88%。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1个,本年投产项目58个;农村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2个,本年投产项目24个。

房地产业开发总量继续增加,房产市场供需两旺。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年底在建商品房施工面积达134.15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0.62万平方米;本年竣工面积24.74万平方米。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3.67亿元, 同比增长29.3%. 商品房销售面积35.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

四、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个,合同外资金额3993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5239万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7166万美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出口6725万美元,同比增长23.3%;全年完成外经营业额519万美元,同比增长24.2%。

五、国内贸易

通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等措施,促进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在总额中,批发业零售额2.50亿元,同比增长26.7%;零售业零售额31.84亿元,同比增长18.1%;住宿业零售额0.35亿元,同比下降15.7%;餐饮业零售额6.42亿元,同比增长21%。市场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区商品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重点商品交易市场2家,交易额已达23.84亿元。

六、财政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92万元,同比增长29.8%。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7亿元,增长6.4%;地方财政收入8.23亿元,增长39.9%;一般预算收入6.75亿元,增长38.5%;基金收入1.48亿元,增长46.7%。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财政总支出9.04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地方财政支出6.87亿元,增长14.0%;一般预算支出5.6亿元,增长11.6%,基金支出1.26亿元,同比增长25.9%。在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9亿元,增长42.1%;公共安全支出0.24亿元,增长1.4%;教育支出1.65亿元,增长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49元,增长0.7%;医疗卫生支出0.26亿元,下降0.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0.51亿元,下降25.1%;农林水事务支出0.46亿元,增长0.3%;科学技术支出0.1亿元,增长0.2%;环境保护支出0.13亿元,增长240.3%。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47人,其中:高级职称249人,中级职称1197人,初级职称798人。科技工作取得了新成果。新引进、开发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新产品数11个;R&D经费支出6825万元,占GDP比重为0.97%;受理专利申请230件,其中发明60件,专利申请授权100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区拥有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23165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2602人;小学校21所,在校学生21278人。素质教育继续得到重视和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8.2%,残疾儿童入学率100%;职业教育成绩优秀,对口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33人参加对口考试,其中有7人达本科分数线,26人达大专分数线。积极组织实施资助贫困生各项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贴24万元;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的900名学生提供助学金90万元;为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提供每生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发放率100%;对符合条件的40名新考入公办本、专科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分别给予4000元、2000元的一次性资助,总计10万余元。为261名新考入公办本、专科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源地贷款130余万元。

八、卫生和体育

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获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农村医疗保障格局已经建立,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区属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省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60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清浦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9.2%,实际补偿比达42.33%。近13万参合农民用上新型“医保卡”,变“一户一证”为“一人一卡”,就医就诊更加方便。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38个,拥有病床2155张,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76人,其中:执业医师890人、注册护士1097人。实现区、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共享,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疫点处置率100%;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完成4.3万人甲型H1N1流感疫苗重点人群接种任务。

群众性体育活动多姿多彩,竞技体育取得丰硕成果。全年有59名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得奖牌26枚,其中金牌11枚。

九、人民生活

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85元,同比增长1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804元,同比增长12.7%。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征收养老保险费8276万元,扩面净增275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402人,征缴基金216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6123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达10082人,生育保险参保达7028人,失业保险参保9094人。全面推行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征收农村养老保险费209.38万元。就业再就业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新增就业5478人,辖区内登记失业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率93%,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215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4605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156人。扶贫济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发放低保金2550万元,城乡低保实现社会化发放。救助大病患者813人,发放救助资金170万元。

十、人口

据公安年报统计:2008年年末全区总人口29.74万人,比上年减少2.1万人。全年累计出生人口3166人,人口出生率为10.63‰,死亡人口2183人,死亡率为7.33‰,自然增长率为3.30‰。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已按第二次经济普查口径调整,其中,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经普基础数据,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调整为60.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5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比例为10:39.1:50.9。

2、公报中部分指标值为快报数,最终数据以《淮安市清浦区统计年鉴-2009》公布数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