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8-19 伊春市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商品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117万元,比上年增长1。6%,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23593万元,增长2。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523万元,下降3。7%,考虑价格因素产际增长5。8%和与上年持平。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70245万元,下降3。4%,餐饮业零售额42589万元,增长19。9%,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6%。

市场物价持续在低位运行,全年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如下(%):

1、商品零售价格

—3。7

食品类

—5。9

粮食

—2。8

肉禽蛋

—12。7

服装鞋帽类

0。5

日用品类

—4。2

文化体育用品类

—0。8

书报杂志类

6。0

中西药品类

1。8

建筑材料类

—6。6

燃料类

2。9

2、居民消费品价格

—3。2

食品

—5。6

医疗保健

2。1

居住

2。4

服务项目

0。8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继续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2194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09。7%。其中出口总额1713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14。2%;进口总额481万美元,完成计划的96。2%。在进出口总额中,边贸企业实现进出口248万美元,三资企业进出口905万美元,自营进出口1021万美元。进出口相比,出大于进1232万美元。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全年共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36项,已实施77项,实际引进到位资金3。54亿元,履行率为56。6%,新增三资企业6户,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48万美元。

旅游业发展迅速。为使我市旅游业迅速向产业化发展,成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亮点,我市投资300万元,新建了梅花山庄,嘉荫太平岛等6个旅游景点。全年共接待来我市旅游观光者10。9万人次,增长16。8%,全年旅游收入1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0475万元,可比口径完成年度预算的105。0%,其中,一般性预算收入完成19417万元,可比口径完成年度预算的105。1%;全市财政支出扣除省专项后,完成3965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7。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845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28。6%。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4924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30955万元,增长14。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9562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3468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3。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82110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9505万元,增长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65209万元,比上年增长10。1%;中长期贷款余额118544万元,比上年下降21。4%。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承保额1631806万元。保费收入9962万元,增长30。5%;其中,财产保险收入3612万元,寿险收入635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2691万元,其中,财险支付1082万元,寿险支付1609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8项。共向国家申报专利15项。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市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76项,比上年增加55项,协议金额4741万元,比上年增长9。1%。

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加强,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组织科技项目284项,比上年增加42项,投入资金583万元,当年实现效益7000万元,比上年增加821万元。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全市科技进步贡献份额为2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共有质量检验授权站10个,计量检定测试授权站7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1个,计量检定测试所1个;共建立超短波天气预报服务系统5个,气象服务网络4个,地面卫星工作站1个,地面卫星单收站4个。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校布局进一步调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素质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469人,在校生1102人,毕业生249人;成人高等学校4所,招生430人,在校生805人,毕业生243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招生1215人,在校生3651人;普通中学94所,招生30237人,在校生73409人;小学411所,在校生9521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在校生巩固率97。3%;幼儿园257所,入园儿童17159人;特教学校2所,在校生2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