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分宜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8-11 新余市分宜县统计局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2009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355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51.4公里;公路完成货运量1320万吨,货物周转量134050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10万人,客运周转量15500万人公里。分宜火车站全年发送旅客25.6万人,比上年下降0.2%;铁路货运量133.1万吨,增长26.0%;铁路货运收入5727.7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为5694辆,其中:个人汽车4556辆。

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2009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2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5878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8016户,移动电话用户168120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4593户,电话普及率达66部/百人。

六、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360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分地域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25768万元,增长22.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9592万元,增长18.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0011万元,增长24.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4323万元,增长35.5%。汽车、高端科技产品、时尚消费品、更新换代产品成为消费热点。

2009年,全县出口总额18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5.7%;实际利用外资1761万美元。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2009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89215万元,比年初增加111701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9499万元,比年初增加5925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8337万元,比年初增加7097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7096万元,比年初增加23132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54436万元,比年初增加45888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44529万元,现金支出743840万元,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689万元。

保险事业发展加快。2009年,全县实现保费收入9143.1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人身保费收入76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1%。已决赔款1140.6万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人身赔付金额420.6万元,比上年增长22.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9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8所,专任教师1069人,在校学生12094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8290人,高中在校学生3804人;共有小学119所,专任教师1343人,在校学生2139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达100%,高中升学率70.45%;参加普通高考被录取学生1425人,其中本科录取463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2009年末,高新技术产业企业9个,完成总产值46.5亿元,比上年增长63.0%;全年申请专利数14件,比上年增长133.3%;全年科技三项费用50万元,比上年增长66.7%。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9年末,全县共有影剧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 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40658户。

2009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13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69人,其中,执业医师372人,执业助理医师117人,注册护士371人,药剂人员78人,检验人员31人;卫生防疫人员57人;医院、卫生院床位670张。

2009年,全县运动员在市以上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4枚,银牌4枚,铜牌3枚;有体校1所,学员20人,输送运动员27人。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6.65万亩。耕地保有量20.5万亩。

2009年,建成区面积92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3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3%。

2009年,全县供水量598万吨,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35万吨,公共服务用水463万吨;全社会用电量10942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

2009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3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3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24%,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9.38%,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0%,空气质量为二级。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9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增长。200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3236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591人。全年,出生3894人,人口出生率12.11‰;死亡人口1649人,人口死亡率5.13‰;自然增长人口224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9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6元,比上年增长10.1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927元,增长9.24%;农民人均纯收入6235元,增长9.24%;农村恩格尔系数41.51%。下降1.72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末,全县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1800人。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26329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8717人。参加城镇居民统筹医疗保险人数43865人,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7011人,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68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19952人,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比率94.6%,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率115.15%,住院农民受益面达53.87%。2009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 31.5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面积1250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受益住户156户,廉租房受益住户1180户;免学杂费学生数27781人,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数27781人,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1540人。

社会福利事业成效显著。2009年,全县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4个,提供床位达1790张,收养1760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9%;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1223人,其中:城镇10454人,农村10769人;发放低保金3014万元,其中,城镇1873万元,农村1141万元。全年抚恤和救济事业费支出1086万元。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