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邳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8-10 徐州市邳州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60.20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其中工业投资167.71亿元,增长21.8%。其中规模以上投资259.09亿元,增长45.0%,其中城镇投资138.46亿元,增长35.2%;农村投资120.63亿元,增长58.1%。在城镇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24亿元,增长10.0%。商品房销售面积21.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9%。

重大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沂州煤焦化一期、金象冶金二期、乐孚新能源、台雅服饰等项目建成投产;三仪生物、恒鑫化工二期等项目基本竣工;富山医疗二期、沂州煤焦化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城长途客运站投入使用,新区东泰路商业街基本竣工,“七校同建”进展迅速,17.3万平方米校舍当年开工,当年投入使用,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体育中心、新区中医院等建成使用,陇欣阁主体竣工,大大提升了新区城市的形象和魅力,带动了人气和商机。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4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市公路总里程284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230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177.9公里,其中省以上干线62公里。

交通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全社会货运量3475万吨,比上年增长17.5%;货运周转量522814万吨公里,增长5.2%。全社会客运量1767万人,比上年增长15.9%;客运周转量61558万人公里,增长16.9%。港口吞吐量1104.74万吨,下降5.9%。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9252万元,邮电业务收入51542万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20.2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5.6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4.92万户。年末邮政线路总长度650公里;农村投递线路长度4200公里。全年邮递国内、国际函件及机要文件195.32万件;包件1.97万件;邮政汇票23.59万张;报刊发行834.87万份。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持续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市区零售额37.37亿元,增长19.5%;市以下零售额34.03亿元,增长19.3%。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85亿元,增长17.3%。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积极应对外需不足的严峻局面,对外贸易实现小幅增长。全年出口总额390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成为徐州市增幅最高的县(市)。2009年1—10月份农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1.0365亿美元,一个县(市、区)级农产品出口超过1亿美元,在江苏省出口史上还是首次。

招商选资力度加大。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6个,比上年增加11个;协议注册外资额10260万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额6653万美元,增长120.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7.11亿元,比上年增长54.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21亿元,增长47.0%。全年财政总支出51.75亿元,增长45.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1.17亿元,增长31.5%。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25亿元,比年初增加29.50亿元,增长27.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02亿元,比年初增加13.96亿元,增长16.2%。各项贷款余额97.57亿元,比年初增加29.59亿元,增长43.5%,其中:短期贷款53.15亿元,增加11.41亿元,增长27.3%;中长期贷款43.59亿元,增加18.11亿元,增长71.1%。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7474万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660万元,增长12.0%;寿险保费收入35814万元,增长2.9%。赔付支出9409万元,增长30.0%,其中财产险赔付额8142万元,增长30.7%;寿险赔付额1367万元,增长35.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730人。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数3000人,全年R&D经费内部支出10.45亿元。组织实施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5个,其中星火计划项目3个。完成省级科技项目10个,其中星火计划项目3个。完成徐州市科技项目12个。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388件,授权量191件,其中发明11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小学校161所,在校学生111655人,比上年末增长4.6%;普通中学53所,在校学生100189人,下降11.1%;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7742人,下降15.2%;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2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8%。幼儿园在园幼儿71882人,增长38.9%。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站)25个。电影放映单位26个,放映场次5540次,观众人数达223万人次。职业剧团1个,演出场次431次,观众人数达22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2万册。博物馆1个,馆藏文物2616件。拥有电视台2座,电视覆盖率100.0%。全市行政村有线电视全部联网,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25万户。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100.0%。

卫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724个,其中医院42个。拥有病床2074张。卫生技术人员449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97人,注册护士1474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9年被江苏省体育局命名为省体育强县(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日先进单位。“新四个一”工程建设,邳州市全民健身中心、邳州游泳馆、邳州市体育馆、邳州体育场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在江苏省县级市第34届门球联谊赛中夺得第一名。获得2009年徐州市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五金五银,总分第一;徐州市中小学柔道比赛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8996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年末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1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6%。年末城市公交车达179辆,全年运送乘客378万人次;出租汽车488辆。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0.0万吨/日,供水总量2905万吨。液化石油气供气量22000吨,煤气供气量91.88万立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自然保护区5个,保护区面积27563公顷。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0%。污水处理率达82.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7.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71.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3万人,增长1.3%,其中农业人口127.49万人,增加1.04万人,增长0.8%;非农业人口44.44万人,增加1.19万人,增长2.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4.31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168元,比上年增长18.4%。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6元,比上年增长13.5%;人均消费性支出7457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67元,比上年增长11.4%;人均消费性支出4759元,增长12.8%。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7%,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7.7平方米。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达到96.3%,比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5953 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0970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62546 人。全市有41204名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36个,床位5712张。年末优抚对象6357人,社会救济对象53332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14.77万人,比上年增加2.83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123.50万人,比上年增加2.2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8.9%。

注: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