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55亿元,比上年增长34.17%。其中,城镇投资增长34.18%,农村投资增长34.02%。在全部投资中,市属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01个,计划投资规模45.41亿元 ,比上年增长31.81%,当年完成投资24.24亿元,比上年增长36.17 %。 从资金来源渠道看,全年共到位资金58.1亿元,比上年增长34.18%。其中:国家预算内投资28.85亿元,增长58.78%;国内贷款3.83亿元,下降1.03%;自筹投资20.05亿元,增长4%;其他投资11.82亿元,增长55.53%。 表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指 标 2005年 比2004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4.55 34.17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4.87 34.18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9.68 34.07 其中: 第一产业 7.34 7.34倍 第二产业 9.48 -14.05 其中:工业 8.43 -17.51 第三产业 47.73 31.85 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5.24 322 其中:住宅投资 7.84 -8.52 全市基础设施投资5.24亿元,增长3.22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12%。 全市房屋施工面积213.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78%。其中,住宅107.64万平方米,增长44.88%。房屋竣工面积118.68万平方米,增长9.27%。其中,住宅54.73万平方米,下降11.7%。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完成货运量76.94万吨,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完成公路运75.4万吨,增长15.5%;航空运输完成1.54万吨,增长4.4%。全年客运总量179.3万人次,增长23.7%。其中:公路运输完成90.8万人次,增长45.9%;航空运输完成88.5万人次,增长13.7%。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3854辆,比2004年末增长18.6%,其中轿车15240辆,增长24.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47亿元,增长6.82%;电信业务总量2.58亿元,增长25.85%。全年局用交换机总容量20万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9.65万户,达到24.09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0万门,新增移动电话用户0.44万户,达到23万户。 六、对内对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1亿元,比2004年增长7.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4.2亿元,增长6.9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5亿元,增长7.9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6亿元,增长13.9%;餐饮业零售额4.7亿元,下降10%;其他行业零售额0.4亿元,下降60%。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613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11.63%。其中:出口1518万美元,增长9.4%;进口总额95万美元,下降63.79%。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倍。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97.3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1.09倍;接待海外旅游人数8.7万人次,增长64.1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增长76.47%。创汇3035万美元,增长46.27%。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22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比2004年增长14.57%。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6393万元,增长10.87%,营业税15367万元,增长10.59%。 完成财政支出14.27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4.31%。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1838万元,增长1.2倍;企业挖潜改造支出350万元,下降20.45%;教育支出30650万元,增长11.7%;卫生支出7686万元,增长15.25%。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2.92亿元,比年初增长2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7.88亿元,增长12.74%。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8.04亿元,增长5.82%。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272.65亿元,下降12.6%;累计现金支出274.04亿元,下降11.16%。 八、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2005年,完成了金珠西路改扩建、污水处理厂部分主管网配套、两个居民自建社区改造和北京中路、林聚路、林廓东路维修改造工程,新建了1个水厂、4个街景公园、49座城市公厕,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居住环境。 截止年底,市区建成区面积达54.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283.34公里,供水管道长317.72公里,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5.3万吨 ;排水主管及支管达到226.19公里;城市绿化显著提高,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1596公顷,覆盖率达29.12%,建城区绿地面积达1426公顷。 围绕“治市容、树新风、迎大庆”,对城市“十乱”现象进行了彻底的整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加大禁止“白色污染”、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和建筑工地环境监察,长期污染的东郊垃圾场得到整治。建立了15个市级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5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4所,全年招生3820人,在校生9360人,毕业生1884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8所,全年招生1327人,在校生2991人,毕业生1300人。普通高中全年招生3564人,在校生8721人,毕业生1952人。普通初中全年招生7996人,在校生23974人,毕业生8205人。普通小学招生7871人,在校生50835人,毕业生913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5%,比上年提高了0.36个百分点。 全年安排年度科技项目38项,科技投入1258.5万元。取得《曲水保护地西瓜大面积栽培技术示范》、《双低油菜“青油17号”大面积示范推广》、《西藏古艺建筑的挖掘研究与开发》及《当雄县天然草场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等12项实用科技成果。实施科技入户工程1000户,完成科技指导承包面积2.76万公顷,有效促进了农牧业增产、增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建成6个县文化活动中心,新建80座乡村电视台站,完成6个村级室内电影放映点建设,率先在全区建立起村级数字无线电视转播台数字电影放映点,拉萨人民广播电台正式试播。到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站7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出版报纸4042万印张,各类杂志81万册,图书805万册。市属广播电台947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59%和92.81%。 新建4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个基层卫生院,改扩建了林周、达孜、曲水三县卫生服务中心。截止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0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个。病床床位1595张,其中医院1490张。卫生技术人员3031人,其中执业医师895人(不含诊所)。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3.55张和6.75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4.93万人,增加1.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17.47万人,增加0.71万人,乡村人口(农业人口)27.46万人,增加0.41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82‰,死亡率为2.78‰,自然增长率为4.04‰。 城镇居民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9429元,比上年增长3.55%,比全国人均低106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619元,比上年增长3.3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02元,比上年增长9.3%,与全国相比低853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43%,城乡收入差距由上年的4.2:1缩小为3.9:1。 年末市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职工人数6134人,领取养老保险金人数425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23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为30207人。8501人的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拉萨统计年鉴—2006》为准。 2.对外贸易、邮电、旅游、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和保障方面的数据均由区、市两级有关部门提供。 3.GDP、各产业增加值、农业和工业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