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奉节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举办红色经典歌曲大家唱15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28场次。现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及个体户400余家,从业人数近3000人。全县文艺工作者共创作各类文学艺术作品927件。放映电影近5000多场。现有图书馆1个,藏书6.0万册;青少年文化宫1个,少儿图书阅览室1个。 广播电视通乡镇率达100%,有线电视通村率达70%。广播电视发射台1个,电视节目41套。全县有线电视用户7.2万户。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92%。 全县有各类体育协会18个,开展大型体育活动21次。举办“2008年首届中国长江三峡奉节天坑国际低空跳伞节”。 年末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医疗卫生保健机构42个(不含私人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其中:县属机构8个,私立医院4个,农村中心卫生院16个,农村一般乡镇卫生院14个。卫生系统在编从业人员数141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68人。全县(含私人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有执业医师689人,执业助理医师486人;注册护士506人。有高级职称资格87人,中级290人,初级643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572张。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8.8万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566台,其中:五十万元以上20台。 年末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92.65万人,参合率达97.1%。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数为104.8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非农业人口13.2万人,比上年增长2.4%;农业人口91.5万人,比上年增长0.3%。人口自然增长率4.81‰,比上年下降1.5个千分点;常住人口85.09万人,城镇人口23.96万人,城镇化率28.16%,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29平方米。 全县城镇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数2.73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974元,比上年增长20.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191元,比上年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086元,比上年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78元,比上年增长16.9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97元,比上年增长15.1%。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的3.28:1调整为3.21:1。 全县五大社会保险参保总数突破15万人,达到151025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2216人,差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参保3042人;失业保险参保21194人;医疗保险参保35893人,完成市计划的107%;工伤保险参保31176人,完成市计划的102%;生育保险27504人,完成市计划的102%。筹集社会保障资金35926万元。实现养老、失业保险“两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 十一、环境保护 全县拥有污水处理厂3座,垃圾处理厂1座。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320天以上。长江干流(奉节段)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次级河流水质质达到III类标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6%;县城区污水处理率75%,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全年SO2排放量17704吨,COD排放量1020吨。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5% ,人均绿化地面积11.6平方米。森林覆盖率36.7%。 十二、移民迁建 年末累计完成移民工程投资586344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5.7%;累计实迁移民人数123077人,其中:县外安置移民35585人;市外安置移民21820人。四期移民搬迁人口10672人,其中农村8616人,县城2056人;复建房屋面积15.79万平方米;完成工矿企业迁建1家。 注:1、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据,以《2008年奉节县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行业数据来自相关部门。 4、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来源于计生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