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教育强区成效明显。区新建的红卫小学顺利开学、小古道巷小学、天鸿小学、先锋、披中等新改建学校项目强力推进。天心一中高考成绩再创佳绩。2009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不含上级专项)25509万元,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年为380元,比上年增长15.2%,初中年生均公用经费520元,比上年增长8.3%,超过了省定标准。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教育强力推进,中央教科所在我区召开了创造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区教育局获得全国第十八届发明展览会湖南省小学组唯一一个金奖,沙湖桥小学被评为“长沙市创新型学校”。辖区现有中学11所、在校初中生7762人,高中7515人;小学34所,在校小学生20296,幼儿园83所,入托儿童116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合格率、高中毕业生合格率均达100%。 突出创新创业主题, 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出台了《天心区特殊人才奖励办法》,设立了“创新人才奖”。投入科技三项经费2800万元,占全年本级财政支出1.6%,科技新产品的开发和科技成果进一步推广,完成专利申请457项, 专利授权28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0件)、人均科学技术普及支出2元/人。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27924万元,同比增长31.1%,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50634万元。初步完成天心区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网上交易平台的建设,促进区域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基层性、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成效显著。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城区考核,创建了市级创新型城区。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群众文化活跃,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围绕国庆60周年,区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祝福祖国万人舞会、祖国吉祥戏剧演出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3场,“欢乐星城”广场文化活跃,天心区区域首届高校艺术节成功举办,区图书馆服务门户网站使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区图书馆被定为国家区县一级馆。积极开展天心一日游和第四届酒吧节活动,年内新增琴岛歌厅、歌八歌KTV、舞之魂交易舞会所等文化产业项目。辖区有星级饭店12个,名胜古迹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个数13个。国内旅游人数339万人次,境外入境人数9.1万人次。200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占GDP总量的11%。建设社区健身园2个,投放公共设施25套,举办群众体育健身大赛7场次,举办天心区第一届老年人运动会,组织参加了长沙市第七届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安全生产取得新成果。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投入,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坡子街、城南路、青园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如期完成,大托镇卫生院综合大楼全面竣工。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38万人,参合率为99.8%,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率37.2%。 2009年,辖区内拥有卫生机构316个,其中:二、三级医院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区人民医院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2个,驻区企事业医疗机构52家。在区注册卫生技术人员1551人,其中医生1220人。 食品安全城区建设取得新成果,全年无一例重大传染病发生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 2009年度, 全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仅道路交通事故实际死亡13人,高危行业和工商贸易等综合监管行业均实现了“零死亡”的控制目标,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上为0.038。天心区被授予首届湖南省2009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九、环境保护 推进碧水蓝天建设,环境更加宜居。全区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保持良好、饮用水源得到保护。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09%,PM年10日均值0.152毫克/立方米,主要污染物COD减排率4%,二氧化硫减排率4%、扬尘减排率2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0.09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9%。新开铺污水厂于2009年6月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量6万多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720吨。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33.83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1%。年内污染治理资金使用金额928万元,安排治理项目135个,竣工135个。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审批环保项目90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执行率100%,全区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和等级污染项目。新建站厕10套。我区现有省级“园林式”单位24家,市级“花园式”单位80家。石人冲社区文化公园竣工并投入使用。开展深入持久的文明创建,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城区管理进一步完善。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生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奖扶政策惠及更多民众。2009年末全区户政人口132018户407537人,其中男性207956人,女性199581人。18岁以下人口占12%、60岁以上人口占16.2%。2009年, 准予登记结婚数4395对,计生口径人口自然增长率0.461%,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99.6%,已领取独生子女证夫妇48537对,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105.9;符合计生奖扶政策的9575人(户),共计领取奖扶金167万元, 奖扶金发放到位率100%。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就业再就业进一步深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09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58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新增5478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新增2285人,扶持创业人数1222人。实现全区零就业困难家庭动态清零。 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3元,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3元,增长20.6%,农村人均纯收入14499元,增长19.5%。农民人均劳务经济收入6658元,增长7.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和38%。 社会救助水平提升,社会福利社会化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累计32880人。工伤保险参保累计12256人。失业保险累计2798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累计33002人。生育保险参保累计22900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93195人。全区共向4100户申请对象发放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凭证。 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得到救助。12月末救助城市低保对象5302户11471人才辈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512万元。农村低保对象月均348户694人,累计发放低保金额83万元。医疗救助累计1192人次发放238万元。全年区慈善总会募集资金370万元,开展慈善助困,为285名特困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慈善助学49万元。完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在城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场所10个。全区有社区居委会66个,圆满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2009年区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 注:1、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人均GDP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计算。2、本公报数据提到的增长,均相对于2008年全年同口径数据而言。3、根据天心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结果,地区生产总值等相关指标相对于2008年快报同期数有所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