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12-19 铜仁地区统计局

旅游业强劲增长。2009年,围绕“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品牌定位,地委、行署组织了“4.28”、“4.30”等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借助国内主流高端媒体,强势宣传推介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资源,全区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684.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8.4%,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83.11万人次,增长68.3%;接待境外入境旅游人数15728人次,增长1.7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20亿元,比上年增长89.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91.15万美元,增长1.3倍。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75亿元,增长25.3%。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83亿元,增长23.8%,非税收收入3.92亿元,增长29.1%。财政总支出96.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92.93亿元,增长20.4%。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57亿元,增长3.5%,教育支出20.07亿元,增长2.9%,科学支出0.34亿元,增长6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8亿元,增长41.3%,医疗卫生支出8.64亿元,增长42.8%,农林水事务支出15.93亿元,增长32.3%,交通运输支出4.30,增长2.0倍。

各项税收完成较好。全区实现税收总额2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实现国家税收收入12.91亿元,增长6.0%;实现地方税收收入8.90亿元,增长27.5%。

地方税收收入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64.7%,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金融存贷款大幅增长。年末全区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8.62亿元,比年初增长31.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60.41亿元,比年初增长19.4%。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3.41亿元,比年初增长43.2%。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区保费收入4.1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47亿元,增长8.0%,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71亿元,增长8.4%。赔款支出1.27亿元,比上年下降40.1%,其中:财产保险赔款1.0亿元,下降44.4%,人寿保险赔款0.27亿元,下降16.6%。

九、教育、文化、卫生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全区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达20.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年末,全区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招生4197人,在校生11328人,毕业生2423人,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招生1000人,在校生1879人,毕业生267人,有中等职业学校18所,招生10892人,在校23100人,毕业4870人,有高完中43所,招生25039人,在校生67459人,毕业生19046人,有普通初中196所,招生79826人,在校生219482人,毕业生65984人,初中毛入学率96.24%,有小学1518所,招生77883人,在校生476180人,毕业生8087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88%。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有文化馆、艺术馆11个、图书馆11个,有广播、电视台10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7.74%,比上年上升了0.38个百分点;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377610座,比上年增加25349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76%,比上年上升了0.35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24.66万户,其中;城市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1.66万户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有卫生机构23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6489人,其中:执业医师2366人,助理执业医师666人,注册护士2389人。卫生机构床位6743张。

十、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区城镇从业人员13.87万人,比上年增长8.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70人,比上年增长6.0%,其中,安排“4050”人员再就业2992人,增长1.03倍。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8424人(不含中央及省驻铜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比上年增长9.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187人,比上年增长2.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5859人,增长4.3%,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3103人,增长10.0%,参加生育保险88609人,增长13.4%;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18万人,其中: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0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48万人。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健康发展。全区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110个,增加3个,床位3587张,增加975张,收养2471人,增长42.9%。

十一、人民生活城镇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铜仁市,下同)9647元,比上年增长11.9%。人均消费性支出6193元,下降4.6%,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615元,下降7.4%,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2.2%;衣着消费支出640元,增长7.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07元,下降26.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631元,增长82.9%;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570元,下降2.9%;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消费支出444元,下降14.8%;居住消费支出807元,下降16.8%;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79元,下降16.8%。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5.51平方米。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42元,增长11.6%。人均生活费支出2248元,增长13.4%,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018元,增长2.4%,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3%;衣着消费支出100元,增长22.0%;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支出116元,增长22.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消费支出156元,增长9.1%;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154元,增长17.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56元,增长11.4%;居住消费支出506元,增长39.8%;其他消费支出41元,增长17.1%。

农村家庭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9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其中,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面积25.85平方米,增长5.5%。

十二、人口年末全区总人口(半年口径常住人口)为373.1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4.0‰,比上年下降0.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05‰,比上年下降0.0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5‰,比上年下降0.03个千分点。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全年污水处理量997.75万吨,污水处理率33.58%,比上年提高20.27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28.14%。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全年全区发生各类事故231起,比上年下降8.3%;死亡147人,比上年下降14.0%;伤178人,比上年下降14.8%;直接经济损失694.54万元,比上年下降23.5%。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584人,下降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