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2-27 孝感市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9.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20亿元,增长26.8%。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4.23亿元,增长13.9%;地税部门完成17.21亿元,增长32.9%;财政部门完成12.76亿元,增长23.8%。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79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累计入库21.44亿元,增长28.7%,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2.7%。

金融业保持平稳运行。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85.19亿元,比年初增加159.2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5.34亿元,比年初增加97.11亿元。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89.60亿元,比年初增加71.34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各人寿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综合给付支出1.75亿元,给付率8.3%;各类财产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76亿元,增长30.1%。综合给付支出1.87亿元,给付率49.8%。

八、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0年全市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151所,建设项目298个,投入资金2.37亿元,建设面积31.54万平方米。教师专业素质继续得到提高。全年共选送2000余名校长、农村教师参加国培和省级培训,市级集中培训4160人。教育惠民政策得到落实。2010年,全市共资助各类贫困学生27.16万人,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82亿元,共为0.87万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贷款手续,发放贷款资金0.52亿元。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2010,全市高新产业实现增加值6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全年专利申请687件,比上年增长22.9%,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在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175件,实用新型390件,外观设计122件,企业专利413件,分别同比增长42.3%、9.2%、54.4%、32.4%。其中具有核心标志的发明专利和企业专利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发展。2010年,全市新创作小品、曲艺类节目及大小戏剧本14个。其中,大型现代楚剧《呼唤》获得省政府颁发的舞台艺术奖、优秀演出奖以及楚天文化编剧、导演、个人表演等5项大奖;全市举办各类大型社会文化活动200余次。图书馆全年送书下乡10多万册,举办社区业务培训15期,发放科技信息资料1.35万份;在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我市体育代表团共派出4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包括青少年类和群体类项目在内的38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绩。2010年全市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9.1万户。城区网络在无缝覆盖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城网改造,全力推进数字电视,全市新发展数字电视用户7万多户,其中孝感城区新转换数字电视2万多户;加强和中央台、省台的沟通联系,在外宣传上狠下功夫。2010年5月,协助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拍摄完成的《走遍中国—孝感》系列专题节目,在CCTV-4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引起广大观众热烈反应和普遍好评。2010年孝感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新闻1.6万条,孝感电视台播发新闻0.45万条,重大活动播报率达到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截止2010年末,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356.9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数的97.3%。全市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150元,其中政府补助每人每年120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2010年共争取中央项目资金0.71亿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1.22亿元,相继启动了汉川市人民医院、孝昌县中医医院、大悟县人民医院3个县级医院、8个乡镇中心卫生院、67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改扩建项目。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得到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2010年,全市总户数164.85万户,户籍总人口530.74万人,出生人口5.53万人。死亡人口3.4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94‰。

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孝感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8元,比上年增加1316元,增长9.7%。其中:工资性收入13959元,增加935元,增长7.2%。经营性收入436元,增加40元,增长10.1%。居民消费支出10508元,增长5.6%。其中:食品支出4110元,增长5.9%。

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43元,比上年增加812元,增长15.8%。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456元,比上年增加364元,增长17.4%;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188元,增加391元,增长14.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87,比上年增加223元,增长5.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827元,增长7.9%。

劳动就业取得新成效。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7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5万人,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达8.61万人。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0.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3.1万人,职工医保参保39.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2.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2.1万人。全市征收企业养老保险费9.51亿元,失业保险费0.26亿元,城镇职工医保费3.18亿元,工伤保险费0.13亿元。全市各项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

十、资源和环境

年末耕地总资源302.3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12千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261.27千公顷,增加0.6千公顷。2010年全市在建高产农田项目有7个,建设规模0.84千公顷,新增耕地260.4公顷,投资2.18亿元。扎实抓好地质环境工作。2010年全市共开展执法巡查7615次,发现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334件,制止违法行为244件,及时报告违法行为90件,有效地遏制了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发生。

节能环保工作取得新成效。2010年全市环保工作坚持保护环境与促进发展相协调,污染减排与调整结构相促进,取得了新的成效。2010年全市完成COD削减量3520吨,SO2削减量6752吨,扣除新增量后,比上年分别削减了1.9%和7.9%,超额完成了主要污染总量减排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