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2-25 杭州市统计局

环境保护

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上年分别减少3.0%;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9.5%和98%。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上年的89.3%提高到92%;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由上年的60.7%提高为73.2%。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14天。至年末,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3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0%。

安全生产

全市发生四大类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5.7%、5.1%、2.7%和4.0%。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15人,比上年下降15.3%。全市流通领域食品快速检测合格率为99.1%。

四、农业

201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169.88亿元,林业产值32.93亿元,牧业产值70.56亿元,渔业产值34.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8.9%、9.8%和7.2%,“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8.4%、7.2%、7.3%和5.2%。全年粮食总产量100.25万吨,比上年下降6.5%;水产品产量20.89万吨,肉类31.79万吨,禽蛋14.47万吨,水果77.7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0%、2.8%、1.1%和0.6%。

全年茶叶、花卉苗木、水产品、节粮型畜禽、蔬菜和竹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79.58亿元,水果、干果、蚕桑、药材和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39.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0%和7.8%,合计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68.7%提高到69.4%。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

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500.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实现全部工业销售产值12821.87亿元,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1114.53亿元,增长24.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8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511.58亿元,增长20.3%,重工业实现销售产值6602.95亿元,增长2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180.12亿元,增长38.8%,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17.3%提高到19.4%。

工业效益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0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实现利税12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利润753.48亿元,增长51.6%。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72%。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8%。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331家,完成施工产值258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429万平方米,增长15.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833万平方米,增长18.5%。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3.13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51.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和20.8%。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2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投资687.58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投资1960.1亿元,增长24%。“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0170.15亿元,年均增长13.1%。

房地产业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6%。房屋施工面积6227.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9%;竣工面积1100.18万平方米,增长31.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88.3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1%,其中住宅销售797.59万平方米,下降39.3%。

七、国内贸易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74.24亿元,增长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1.84亿元,增长17.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17.12亿元,增长20.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28.96亿元,增长18.4%。“十一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0%。

八、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

2010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23.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进口总额170.18亿美元,增长28.6%;出口总额353.37亿美元,增长30.0%。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136.6亿美元,增长3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4.77亿美元,增长38.9%。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77.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加工贸易出口74.58亿美元,增长26.3%。出口国别和地区中,对欧盟出口98.16亿美元,增长27.8%;对日本出口31.47亿美元,增长26.8%;对美国出口71.41亿美元,增长23.7%。“十一五”时期,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231.75亿美元,其中出口1523.2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1.9%和12.3%。

对外合作

至2010年末,全市累计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599个,其中非贸易企业200个。全年境外协议出资16.94亿美元,其中非贸易性投资15.13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1倍和13.3倍。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5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5%。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5.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

利用外资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545项,合同利用外资77.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实际到位外资43.56亿美元,增长8.5%。全市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7个,总投资84.32亿美元,合同外资54.1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71%和70.2%。至2010年末,共有82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130个项目。

引进内资

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5847个,协议资金149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到位资金65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开发区建设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年合同引进外资25.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84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33.7%和36.4%。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实现利税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九、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

2010年,全社会货物运输总量2.59亿吨,比上年增长18.5%;旅客运输量3.3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1%。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160条,其中国际航线30条,港、澳、台航线8条;全年民航旅客进出港达到1706.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公路里程153千米,至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526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02千米。全市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由上年的98.5%提高到99.1%。机动车辆持续增长,年末全市社会机动车拥有量达183.2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94.24万辆,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6.1%和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