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加强业余训练。我区输送的OP帆船运动员张晓天、陆瑜婷,皮划艇运动员沈洁等三名运动员入选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夺得1枚金牌、1枚铜牌。青浦龙舟队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区少体校组队参加全国青年U-16赛艇锦标赛,共摘得金牌12枚、银牌2枚、铜牌6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体育彩票销售实现历史性突破。年内新增竞彩专营店14家,目前我区现有销售网点73家。全年销售总量预计超过6000万元,同比增长50%,增幅列全市第一。 以体育设施建设为保障,搞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新建社区公共运动场1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个、健身苑点37个,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公共运动场19片、农民健身工程141个、健身苑点47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80%的行政村实现了“一场一点”(一个球场、一个健身苑点)。 五、人民生活 就 业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0777个,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25100个的122.6%,其中非农就业岗位13688个,完成年度指标5000个的273.8%,残疾人就业安置岗位528个,完成年度指标398个的132.7%。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896人,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6500人之内。青年职业见习744人,完成年度指标600人的124%。帮助577人成功创业,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500人的115%。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36人,撤消31人,已安置198人,安置率达到96.6%(其余人员也将在三个月内安置)。认定零就业家庭11户,安置率100%。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年内,全区职业技能培训9683人,完成年度指标8000人的121%,其中中高层次培训4468人,完成年度指标4000人的111.7%,高级及以上培训468人,完成年度指标300人的156%。外来农民工培训2848人,完成年度指标2500人的113.9%。 居民收入和储蓄 政府加大对民生关注力度,农村居民收入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2010年我区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0元,比上年增长11.3%,“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达到10.7%。其中工资性收入9000元,增长12.7%,占69.8%,家庭经营净收入810元,下降16.9%,占6.3%,财产性收入1390元,增长14.8%,占10.8%,转移性收入(主要农保镇保收入和政府补贴)1700元,增长19.8%,占13.2%。 ![]() 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25018元,比上年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均超过了年初预定目标。 至12月25日全区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1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8%。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区共有9878户92006人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有6037户58185人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月均基金征缴率达99.9%。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到2010年11月末,外来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513户,参保人数6074人。 养老金发放渠道不断拓展,社会化发放机制日益完善。至2010年11月末,共有29628名城镇离退休人员、46103名镇保养老人员实行了社会化发放,累计支付养老保险基金10.1亿元,其中支付城镇养老金6.2亿元,支付镇保养老金3.9亿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工伤、生育保险持续、稳定开展,截止2010年11月底,共为2263名生育妇女办理生育保险待遇申领手续,当年累计支付生育生活津贴及生育医疗补贴3173.6万元,为689名工伤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申领手续,当年累计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598.9万元。 社会福利与救助 扎实推进老年福利事业,加强为老服务各项活动。预计截止2010年年底,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8家,养老床位数达到4087张,居家养老和社区助老服务人数达6300名,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5家,老年人助餐服务点5个。2010年全区共创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2家,创建面积6524平方米,投入资金1193.25万元。 年末,全区共有社会福利机构20家,床位数3657张,比上年增加504张,入住老人1348名,比上年增加135人;福利企业130家,安置残疾职工3343人。 全年共发放特困人员实物救助6243人次24.97万元;发放重残无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金27065人次952.29万元;发放粮油帮困供应卡11247人次50.61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0209人次1915.79万元;发放特困户人员医疗救助金939人次571.29万元。 年末全区共有持证残疾人16129名。其中,肢体残疾9194名,精神残疾1882名,智力残疾1665名,视力残疾1865名,听力残疾1414名,言语残疾100名,多重残疾9名。 全区11个街镇建立了9家阳光之家、3个阳光工场,11家阳光心园,9个阳光职业康复基地,并有重残无业养护机构13家。全区“阳光之家”现有注册学员509名、管理服务人员56名,志愿者人数67名。“阳光心园”现有注册学员129名。202名残疾人在9个阳光职业康复基地内实现了非正规就业。265名重残无业人员安养在不同的养护机构,政府给于每月400元的补贴,并全部投保人身伤害意外险。 公共安全 1-11月共发生违反治安案件9775起,刑事案件5449起,共破各类刑事案件2547起,破案率46.7%。1-11月共发生交通事故53起,死亡58人,受伤23人,财产损失8.66万元。 2010年全区共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28起,其中死亡事故10起,死亡15人,重伤事故18起,重伤26人,直接经济损失1111.73万元,与去年相比,事故总起数下降22.2%,死亡事故起数下降37.5%,死亡人数下降11.8%,重伤事故起数下降10%,重伤人数下降13.3%,直接经济损失上升23.2%。(2009年全区共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36起,其中死亡事故16起,死亡17人,重伤事故20起,重伤30人,直接经济损失902万元。) 在迎博办博以及国家卫生区复检验收阶段,组织大规模集中整治500余次,区域性专项整治1500余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000人次,充分发挥了城市管理执法保障职能,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649起,罚款金额54.43万元。全区拆除违法建筑35.6万平方米。接到区网格化管理中心转送的各类案件4661起,处置完毕4220起,及时处理率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