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8亿元,增长11.3%;电信业务总量43.30亿元,增长20.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7.77万户,增长7.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82.16万户,增长23.9%。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4.20万户,增长22.6%。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97.15万人次,增长20.0%,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45万人次,增长37.3%。国内旅游收入36.50亿元,增长29.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6.8万美元,增长48.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7.9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04亿元,增长45.5%,其中税收收入56.88亿元,增长47.3%,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8.8%。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76.88亿元,增长28.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9.92亿元,增长34.5%。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9.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56.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1.9%、环境保护支出增长83.6%。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97.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4.45亿元,增长22.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41.0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3%。其中,短期贷款377.84亿元,增长10.3%,个人贷款及透支87.96亿元;中长期贷款1206.32亿元,增长35.1%。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0.79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33亿元,增长50.3%;人身险保费收入21.46亿元,增长34.6%。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及给付额5.92亿元,增长20.1%,其中,财产险赔款3.75亿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2.1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研究生培养单位3 个,招生965人,下降10.9%;在校研究生2956人,增长4.2%;毕业生795人,增长16.2%。普通高等院校12所,招生2.11万人,比上年增长11.6%;在校生6.67万人,毕业生1.60万人,分别增长6.9%和14.3%。成人高校1所,招生1.08万人,增长13.7%;在校生2.85万人,增长19.3%;毕业生0.57万人,下降3.3%。中等职业技术教育20所,招生2.34万人,增长7.8%;在校生5.55万人,增长11.0%;毕业生1.71万人,增长27.6%。普通高中23所,招生1.63万人,增长7.2%;在校生4.74万人,增长1.5%;毕业生1.44万人,增长4.4%。初中46所,招生2.61万人,下降2.3%;在校生7.59万人,增长2.7%;毕业生2.18万人,增长6.3%。小学215所,招生2.36万人,增长6.8%;在校生14.75万人,下降0.1%;毕业生2.53万人,下降3.1%。特殊教育招生55人,在校生453人。幼儿园151所,在园幼儿3.95万人,增长18.3%。农村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98.0%。 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用1260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3项,增长35.2%。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区级科技进步奖27项。全年申请专利量501件。拥有全国名牌产品2种,宁夏名牌产品114种。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1.7万户,增长10.8%。全年地方出版报纸15种,总印数9400万份;出版杂志36种,总印数1331.7万份;出版图书1100种,新出版640种,总印数2123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44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99个。卫生机构床位947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8807张。卫生技术人员1.6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302人,注册护士505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卫生技术人员339人;妇幼保健机构5个,卫生技术人员670人;乡镇卫生院38个,床位数316张,卫生技术人员518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个,卫生技术人员153人。全市已认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181个,定点药店293个。全市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9.7%。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73元,比上年增加1358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589元,增长10.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1%。其中,支出增幅较大的是: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分别增长23.9%和13.2%。城镇10%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0859元,城镇10%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725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0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5平方米,增长0.5%。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61元,比上年增加772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94元,增长12.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5.8%。农村20%最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10242元,农村20%最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3495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8.8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2平方米,增长1.4%。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3.92万人,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参保职工34.2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9.71万人。参加基本失业保险职工29.1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2.78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9.27万人。 年末全市拥有中心敬老院、敬老院9个,共有床位1133张;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数300张,收养各类人员286人。全市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8万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0.98亿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2.3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0.24亿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2601万元,接受城乡医疗救助8.89万人次。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25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3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80万元,筹集社会公益资金48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59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 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120.57平方公里,增长4.4%。年末城市拥有道路面积1652万平方米。全年供水总量1.05亿立方米,增长2.9%。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452.37万平方米,增长5.3%。 年末全市公共汽车线路达到60条,运营线路网长度420公里。公交标准运营车辆1401标台;出租汽车运营车辆5006辆。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1.82亿人次。 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701.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3%。 十三、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年末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0.4%。区域噪声平均值53.9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局值67.2分贝。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黄河银川段水质达到三类。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438起,死亡127人,比上年下降6.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7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4.3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