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朝天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扩大投资成效显着,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626万元,比上年增长9.3%。一是项目工作取得新成效。境内广陕高速公路、兰渝铁路和兰渝输油输气管线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积极协调西成高铁中子段成功改线。昊鑫矿业异地技改、乡镇场镇供水灾后重建工程等161个项目竣工投产;煤炭资源整合、曾家中心敬老院综合楼等118个项目加快推进;棒仁核桃加工、凤凰大酒店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二是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武汉凯迪生物质发电、海螺编织袋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区新签约项目30个,协议总投资27.56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9个,到位市外资金16.11亿元,增长28.8%。(见表四) 表四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万元 290626 9.3 其中:建筑、安装工程 万元 202071 30.9 设备工器购置 万元 44472 -29.5 1、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 万元 217315 77.6 2、5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 万元 14715 39.7 3、农户投资 万元 232030 74.6 4.跨市、州项目投资 万元 58596 -55.9 二、500万元以下施工项目个数 个 104 65.1 其中:新开工 个 77 45.3 三、500万元以下投产项目个数 个 75 102.7 四、按种类分:1、基本建设 万元 204657 86.9 2、更新改造 万元 26996 22.5 3、其他投资 万元 377 -72 五、工业性投资 万元 68702 -19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6895万元,比上年增长4.8%。 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8246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9%;完成客运周转量1004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8%。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09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邮政业务量298万元,增长16.0%;电信业务总量2611万元,增长17.3%;年末住宅电话机总数1.43万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6万部,其中3G手机用户达到7512户,互联网用户达到4057户。 六、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需求继续扩大。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系列政策有效落实,商贸、物流、餐饮等产业快速发展。竣工朝天商贸中心等13个商贸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新建农家店60家。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31万元,同比增长19.4%。 旅游业实现重大突破。投资1.7亿元全面建成了明月峡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正式对外开放,创造了7个月建成4A级景区的“明月峡速度”;启动了曾家山、水磨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全年共接待游客81.37万人次,同比增长28.14%;实现旅游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7.3%。 七、财政、金融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133173万元,比上年下降8.0%,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18万元,增长87.7%,税收收入4282万元,同比增长166.9%;财政支出结构明显优化,“民生”取向更加突出。全年财政总支出132352万元,比上下降9.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6692万元,比上年下降2.1%。 金融支撑力度增大,投融资工作成效明显。成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深化了合作关系,优化了金融环境,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435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37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年末各项贷款余额91007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完成了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组建了兴业担保和工业园区投资公司,区国投公司注册资金达到 亿元;加大向国家进出口银行的融资力度,明月峡4000万元贷款即将提款到位。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支撑不断强化。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创建有序推进,建成2个低碳科技示范园区,成立了全市首家科普专家服务团,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服务,全年组织科技培训120期(次),培训农民2.58万人(次)。全年实施重点科技计划立项7项,推广新技术14项,引进新品种17个,转化科技成果7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2%,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全面完成31所学校校舍安全改造任务,建成羊木教育园区并投入使用;教育迎省评、“两基”迎国检通过市级复查;普通高考再创佳绩,文考本科上线209人。到年底,全区拥有各类学校34所,在校学生25840人,专任教师169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3.9%,高中升学率达94%,成人文盲率降致0.29%。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竣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设农家书屋27个,新建1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20次,中小学生体育达标26917人,达标率为93%。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4.1万余册,乡镇文化站25个。 广电事业全面发展。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建设点500个,解决了6万余人广播电视收听收看问题。全区有线电视用户11149户,转播电视节目89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 98%,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 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新农合参合农民183957人,参合率达93.7%,住院补偿比例达56.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737人、2893人,参保率分别达到95%、9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6.1%,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1%,均比去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住院分娩率为 97.4 %,儿童死亡率为4.86‰,比去年下降了1个千分点。无孕产妇死亡。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全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298/十万,共接到疑似传染病暴发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报告11起,现场调查处置11起,无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成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1.486万人和21600支甲型H1N1疫苗的接种。全年共注册执业医师54人,其中:首次注册25人,助理医师升执业医师8人,变更注册21人。 十、灾后重建 全区累计开工灾后重建项目637个,竣工611个,完成投资97.15亿元,占总规划的98.3%。民生重建高效推进,322个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竣工93%;23个基础设施重建项目竣工95%,6个生态重建和4个防灾减灾重建项目全面完工;产业重建成效明显,263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竣工262个,产业发展实现振兴。全力抓好“7.22”洪灾恢复重建,1308户倒房户春节前全部入住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