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临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3-30 白山市临江市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临江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抗灾自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1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766元,增长17.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4:49.1:4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48.1%和44.5%。

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8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5.1亿元,比上年增长50.2%。

全年新增就业人数5997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02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6897人。2010年,全市单位从业人员16223人,比上年增长3.2%,其中:在岗职工13835人,增长0.7%。离开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为1068人。年末登记失业率为4.2%。

二、农业

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亿元,可比增长6%。其中:种植业产值4.9亿元,增长11.4%;畜牧业总产值2.4亿元,下降4.7%;林业产值2.4亿元,增长14%;渔业产值0.3亿元,下降2.7%。

全年耕地面积9205公顷,比上年增加210公顷。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495公顷,比上年增加202公顷,粮食总产量3.6万吨,增长6.3%。玉米总产量2.8万吨,增长3.2%:大豆总产量5543吨,增长27.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户,比上年新增12户,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73亿元,比上年增长55.2%;完成增加值21.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37亿元,增长54.4%;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8.49亿元,增长31.6%。按行业划分:采矿业完成增加值2.8亿元,增长37.1%;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6.35亿元,增长34.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2.71亿元,增长35.2%。

综合能耗水平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0.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9%,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耗)为3.1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2.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7亿元,比上年增长67.1%。

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7%。当年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到4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6.1%,工程结算收入达到3.78亿元,同比增长110.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4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4.7亿元,比上年增长55.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1亿元,增长35.9%;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7.9亿元,增长42.2%,第二产业投资51.7亿元,增长60.9%;第三产业投资26.8亿元,增长14.7%。

重点项目建设快步推进。沈阳机床临江大华铸造件、东大博联特羚羊铁综合利用、春达葡萄酒、杉松源铜钴镍矿等项目竣工投产,宝健木业高密度环保地板、金豹木业非木质复合环保地板、健今药业固体制剂和针剂生产线建设等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界河电站、通化巨源10万吨铁线、临江风电场、淄博工贸公司铸造件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招商引资成果显着。全年引进省外(国内)资金31.7亿元,同比增长116.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县及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亿元,增长15.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7.2亿元,增长28.6%。

六、对外贸易

据商务局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3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出口2869万美元,增长22.9%;进口1455万美元,增长31.7%。对外贸易顺差1414万美元。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314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铁路货运量45万吨,下降9%;公路货运量269万吨,增长4.7%。全年共完成旅客运输量654万人,比上年下降12.5%。其中:铁路客运量5万人,下降44.4%,公路客运量659万人次,下降12.1%。

全市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026万元,比上年增长1.4%,年末固定电话达到3万部,比上年减少2000部;移动电话达到12.9万部,比上年增加3.2万部。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9万部,电话普及率达到92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11884户,比上年增加2294户。

八、金融和保险

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7.6亿元,增长9.2%,各项贷款余额17.7亿元,增长20.9%。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906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911万元;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819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76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39万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374万元;寿险业务给付671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94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0年共有12个项目列为国家、省科技发展计划,合计获无偿资金451万元,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4项,省级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社会支撑计划1项,科技引导计划1项,重点新产品1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

全市有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7619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252人,初中在校学生4367人;专任教师691人;小学61所,在校学生6548人,专任教师877人。

十、文化、卫生

全市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座,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87.4%。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3.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6万户。

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167个,其中: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村卫生室72所;个体诊所69所;卫生机构6所。卫生机构人员120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54人,其中:医生499人;护士349人。共有医疗床位98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