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城乡一体化建设科学全面推进。2010年,全区新农村建设成果显着,全面推进了33个区级、4个市级和2个省级环境整治村创建工作,累计投入1023.44万元,完成新建道路65936米,排水设施30145米,垃圾箱587个,路灯469盏,绿化39790平方米,公厕61个,清理垃圾41067吨,拆除乱搭乱建124处,清理露天粪坑745个。其中石桥镇石村村被评为“省级康居示范村”。完成永宁西葛,星甸龙井、桥林滨江小年、汤泉瓦殿、江浦差田等17个市级污水处理试点设施建设,永宁棉场、石桥石村、汤泉三泉、星甸孙垄等5个省级污水处理试点设施建设,并顺利通过上级验收。新农村科学发展亮点突出,永宁镇候冲村被评为“省级节约型村庄”,建设成果获得省市专家好评。年末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率) 达62.0%。 环境质量巩固提高。2010年,完成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认证单位4家,11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全区累计通过ISO14000认证的单位个数达到38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61家。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大气环境质量、区域噪声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86%,其中老山森林公园地区、汤泉地区大气环境达国家一级标准。创市级生态村14个;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0%;森林覆盖率达到33.7%。 环境整治科学规范。2010年,全年共审批新建、改建、扩建投资项目180个;完成限期污染治理18家,建设项目“环评”率、“三同时”执行合格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95%以上;危险废物交换转移办理率、危险废物处置率、医疗废物处置率均达100%;核与辐射申报登记率达10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继续得到有效控制。COD减排量达1865吨,SO2减排量达400吨,均高于年度减排目标。 七、财政、金融 财政增收保持增势。2010年,行政区共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8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本区完成4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高新区完成34.5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本区完成3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高新区完成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财政对民生支出不断加大。2010年,行政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共支出4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本区支出3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高新区支出9.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在本区支出中:教育支出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科学技术支出0.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医疗卫生支出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增幅均高于本区总支出的增幅。 金融存贷平稳。2010年,全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9.5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居民储蓄余额159.33亿元,比上年增长6.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较高的金融贷款增幅,有力推动着我区经济有序向前发展。 八、教育、科技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普通中学24所,486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19969人,教职工2365人,专任教师1950人。中职成人学校3所,125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5677人,教职工427人,专任教师355人。小学35所,664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26722人,教职工2065人,专任教师1890人。幼儿园49所,418个教学班级,在园幼儿数12653人,教职工1465人,专任教师90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13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98人,教职工31人,专任教师28人。2010年,小学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率达到99.38%,升学率达到99.54%;初中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率达到99.52%,升学率达到97.7%。 教师队伍素质继续提高。2010年,全区专任教师5132人,从学历构成看:研究生132人,本科生2950人,专科1489人,高中阶段557人。研究生、本科生比重上升,专科、高中比重下降。从职称构成看:高级职称561人,中级职称2380人,初级职称1405人,高、中级职称比重上升,初级职称比重下降。全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幼儿园100%、小学99.8%、初中98.6%、高中98.8%。 教育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全区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共2.73亿元。基建改造校舍2.57亿元,基本建设新建项目10个,总建筑面积12.078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195亿元;校舍维修面积19.67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431.28万元;新建5片塑胶运动场,完成投资1100万元。技术装备完成投资1445万元。校园视频监控完成投资130万元;全区中小学新建实验室5个;音舞美室21个;配备中小学课桌椅4840套;新建升级计算机室9个;配置多媒体107套;配置教师办公电脑178台,添置更新学生电脑360台。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办学环境,浦口中专校获得了南京市“园林式校园”的光荣称号。 科技支持产业创新的力度加大。2010年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2项,其中:工业11项,农业12项,社会事业9项,项目经费363万元,引导社会投入10087万元;市级以上项目20项,经费770万元;产学研合作合作项目31项;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 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发展。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6.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36.2%,比上年度提高了3.7个百分点;全年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收入95.2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区累计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民营科技企业4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57个。 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着。2010年专利申请量915件,同比增长59.1%,其中:发明专利377件,专利授权量531件,授权发明专利112件;制定出台《浦口区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大幅度提升了资助标准, 鼓励发明创造;积极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举办“知识产权进工业园区”宣传活动。 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进程加快。加快大学科技园与科技孵化器、企业与高等学校合作建设的院士工作站和工程中心、浦口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等三类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现已建成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民营科技孵化器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家,具有行业标准优势的一流企业6家;镇街特色产业科技支撑平台3个;市区两级农业科技园区7家,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2个。 科技惠民兴农工程不断推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引进实验新品种19个,推进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3项,运用种植相关技术16项;建设并命名农业特色基地12家,建成LED 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村1家;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00场,累计培训人数1.3万多人次;通过科技服务与扶持,龙头企业帮带,为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提供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