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外贸和旅游 全市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368个,项目总投资840.7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0.35亿元,同比增长20.86%,其中新开工项目292项,实际到位资金94.84亿元,续建项目234项,实际到位资金135.51亿元。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户,合同利用外资55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51万美元。 据西安海关统计,2010年全市各月出口呈较快增长趋势,与上年相比,明显好转,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6926.8万美元,同比增长47.12%,其中出口10110.1万美元,增长19.59%,与2009年下降9.2%相比,出口较快回升,外需扩大。 全年共接待游客1328.52万人次,同比增长19.41%,其中海外游客15.04万人,增长65.7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56亿元,增长31.36%,其中外汇收入2707.69万美元,增长65.7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74.92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亿元,增长20.4%。财政支出154.3亿元,增长32.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98.47亿元,较年初增加151.24亿元,增长17.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51.49亿元,较年初增加96.12亿元,增长17.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1.52亿元,较年初增加85.14亿元,增长22%,其中短期贷款196.3亿元,较年初增加15.13亿元,中长期贷款245.88亿元,较年初增加77.43亿元。年末累计现金净投放55.27亿元,较上年末少投放3.56亿元。 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32.26亿元,比上年增加8.19亿元,支付赔款4.17亿元,同比多赔1.01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61亿元,赔付3.51亿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4.65亿元,赔付0.66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申报部省科技计划项目80项,立项70项,落实资金2346万元(科技部10项,获资金740万元,省科技厅56项,获资金1572万元,省知识产权局4项,获资金36万元),安排市级项目45项,落实经费225万元。全年认定市级专家大院14个,新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2个,目前拥有省级专家大院10个,省级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4个。征集市级科技奖项目26项,拟奖项目16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项(4项均为技术转让合同),合同成交总额165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达426件,其中发明专利77件,实用新型专利144件,外观设计专利205件;专利授权量205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108件,外观设计专利61件。 年末,全市有全日制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1.6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3所,在校学生7.4万人;普通中学390所,在校学生39.02万人;小学1362所,在校学生34.25万人;幼儿园575所,在园幼儿8.4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62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5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33%。小学未发现辍学现象,初中辍学率为0.51%。2010年高考文理两科类各批次上线人数继续处于全省前列,全市本科上线人数达到36014人,比去年增加了10677人,增长率为42.13%。其中,一批本科上线5150人,比去年增加452人,二批本科上线16144人,增加3382人。全市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1767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从业人员749人,文化馆12个,从业人员323人,文化站182个,从业人员287人,艺术表演场馆11个,从业人员139人。公共图书馆11个,从业人员317人,藏书74.15万册(件)。共有文化产业企业715家,其中国有文化企业或单位34家,民营文化企业681家,从业人数已达1.8万人,年收入2.22亿元,利税1065.4万元。市级无线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2套,市级无线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2套;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 99%,广播综合覆盖率98.9%,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626个,其中医院91个,社区服务中心(站)34个,卫生院187个;拥有床位数13950张,其中医院病床9649张,卫生院病床4073张。卫生技术人员15943人,其中医师5955人(执业医师4583人),注册护士4690人。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4.79万人,参合率达95.62%,全年补助348.36万人次,补助金额5.44亿元。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年建成了19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投入资金579万元,安装器材895件;建成了25个城市社区健身广场,投入资金240万元,安装器械550余件;建成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投入资金75万元,安装器械110余件。积极组团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全年全市运动健儿共获世界冠军3个;获亚洲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1个;获全国冠军3个、亚军1个;获省级比赛金牌95枚、银牌26枚、铜牌46枚。 十一、水利 全市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68亿元。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到313.9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01.96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59.82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4.4平方公里,堤防长度444.77公里。已建成水库108座,总库容31385万立方米,其中大型4座,库容为17064万立方米。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5处,有效灌溉面积273.22千公顷,当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6.85万人。 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达到145308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97670万立方米,工业供水16196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12232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1939万立方米,生态环境1090万立方米,林牧渔畜16181万立方米。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将污染减排列为经济社会综合考核中约束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市级在线监控平台和7个县级在线监控平台已经建成,82家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实现了全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全覆盖。全市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4.8万吨,焦化产能50万吨,拆封城区各类燃煤锅炉134台,蒲城、华县等10座县级污水处理厂通过了环保竣工验收,澄城、潼关、韩城垃圾填埋厂已投入使用。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5.03万吨,比上年削减5.4%,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9.07万吨,较上年削减4.7%,完成全年减排任务。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3天,同比增加了9天,超额实现了年度290天的目标。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010起,较上年下降13.23%;死亡258人,下降8.19%;受伤309人,下降21.77%;经济损失3926万元,上升46.80%。 十三、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8元,增长16.6%,人均消费性支出10130元,增长17.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78平方米,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4372元,增长22%,人均消费性支出3273元,增长8%,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增长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