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40所,在校生47648人;其中高中9所,在校生18138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7694人;小学45所,在校生4427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26人;各级各类幼儿园43所,在园生19924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3%。全市教职工数为8483人,其中专职教师7492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年末共有文化馆(站)共23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46.49万册。举办各类文化展览会70次,组织文艺活动478次,送书2万余册,送电影2840场,送戏170场,全市所有行政村建成达标型农家书屋,全市22个乡镇文化站阵地建设全部达到省级标准。有专业技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146场次,观众达11.8万人次。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500家,从业人员4900人。全年在省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文艺作品300篇(首),获奖作品200篇(首)。旅游收入达9.3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00.8万人次。全市新增有线电视用户0.5万户,累计达26.91万户, 光缆总长度达1324.6公里。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2010年出版《海门日报》302 期,《海门日报》期发行量达2.32万份。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各1个,专科防治所1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36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04人,注册护士956人,药剂、检验和其他人员843人。全市拥有医疗标准床位3095张。全年总诊疗病人149.14万人次。当年统筹农村大病基金11456.48万元,参保人数达71.59万人,参保率99.4%,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全年农村大病补偿金额达9566.1万元,得保人次达63.69万人次。 年末共有体育场地数100个,其中系统内3个;全市有等级运动员108人,其中二级19人,三级89人;共有等级裁判654人,其中一级以上48人,二级284人,三级322人。全年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演示会8场次,参加各类健身活动超8万人。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1.5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上年的20.28扩展到20.85平方公里。年内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3.9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15.44平方米。全年投入公交运营车170辆,运营线路网总长度达48公里,客运总量达760万人次;年内新增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7公顷,比上年增3.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3%;市区园林绿地面积为842公顷,当年新增64公顷;污水日处理能力保持在4万立方米,年污水处理总量达1469万立方米;安装路灯道路长度101公里,其中当年新增路灯道路3公里。年内新增供水管道58.22公里,新增用户10086户,全年供水总量达2326.42万立方米,售水量为1579.42万立方米;新增液化气供气管道48.80公里,液化气用气人口达20.47人,用气普及率达100%。 全市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1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治理工业污染项目21个,完成投资额6743万元。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5.6%。市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二氧化硫为0.03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0.03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0.087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空气污染指数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为341天,占全年天数的93.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1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3分贝。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9.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人,全年出生人口7900人,人口出生率为7.9‰;死亡人口7266人,人口死亡率为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30元,比上年增长11.3%;人均消费支出14438元,增长14.1%,其中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支出 2631元,比上年增长19.1%;医疗保健支出749元,比上年下降3.6%;交通与通信支出2302元,增长36.5%;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电脑87台,空调178台,家用汽车19辆,移动电话212部。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72元,增长13.7%,其中生活消费支出8288元,增长13.3%。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机162台,电冰箱57台,摩托车67辆,电话(含手机)263部。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1.98平方米。 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6.4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2.21万人,比上年减少1.1%;集体单位0.27万人,减少3.8%;其它单位4.03万人,减少2.1%。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6172元,比上年增长8.7%。 全年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12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0.9万人,参保率为95.9%;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5亿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4.6万人,参保率为97.2%,医疗保险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5.0%;城镇失业保险参保9.3万人,参保率为97.5%。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9.4万人,全年农保费征缴10.1亿元,有14.16万人领取农村养老保险金,全年发放养老金1468.73万元。 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24个,共有床位3928张,收养1807人;全市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7146人,其中城镇1745人,农村15401人;农村临时救济人次数为7000人,农村社会救济供资金额达2447万元。 注:公报数据为快报数据; 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系统内)是指某部门系统的数据而不是全社会口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