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湘乡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10.23亿元,同比增长18.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8%。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2010年,新建(改造)乡镇到村水泥路172公里,通乡公路18公里,灰虞公路、湘韶公路、易湘公路、S209、320国道改线等5条干线公路总投资4.33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硬化农村公路2356公里,全市712个行政村已经有705个行政村实现通畅,通畅率达99%。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0.31亿元,同比增长12.1%。报纸期发份数 32264份/月,累计份数581万份,杂志期发份数14318 份/月,累计份数34万份。 旅游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共接待游客 379.7万人次,同比增长56.7%,综合旅游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46.9%。旅游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大东山旅游区创4A级旅游景区工作扎实推进,水府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茅浒水乡、明月山庄2家乡村旅游点被评为湖南省首批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山水人家、起风山庄、龙生龙和3家乡村旅游点被评为湖南省首批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010年,成功承办由湘潭、中山两市旅游局举办的励志拓展夏令营活动和“纪念毛泽东同志东山学校求学100周年暨湖南湘乡首届东山励志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以节会活动打响了我市以“励志”为主题的旅游品牌。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16.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9.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14.9%,“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5%。国税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6.7%,地税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27.8%。 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02亿元,同比增长9.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1.91亿元,比年初增加17.79亿元,比“十五”末增加67.85亿元,增长12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5%。其中,年末储蓄存款余额96.44亿元,比年初增加10.39亿元,“十一五”期间储蓄存款净增49.60亿元,增长106%,年均增长2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63亿元,比年初增加 10.86亿元,比“十五”末增加28.09亿元,增长10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1%。 ![]()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普通中学67所,在校学生41261人,教职工3520人,其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397人。小学180所,在校学生51204人,教职工343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372人。中等职业学校9所,招生人数2031人,在校学生4523人,毕业生1829人。幼儿园56所,在园幼儿519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人,教师4人。另有小学教学点4个。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2010年,全市共申报国家级项目5项,申报国家级星火科技项目1项,省重点项目3项(其中省重大专项1项、省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项目1项),一般省级项目5项,申报湘潭市级项目21项,初步审核本级项目44项。申请专利180件,申报科技成果4项。目前,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1家。全年新增5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达到38%。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方面,广泛开展“涟水放歌”广场文化活动,举办了“涟水放歌”湘乡市第四届农村文艺调演,成功承办了2010年迎春文艺联欢晚会、“风雨同舟”抗洪赈灾文艺晚会、“励志之夜”2010年欢度中秋、喜迎国庆群众游艺灯会,开创了我市举办大型群众户外活动的先例。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之湖南?湘乡东山励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纪念毛主席同志湘乡东山求学100周年活动,创排了大型反邪教花鼓戏《梦醒早晨》,荣获全省县级剧团优秀剧目展演铜奖,小型花鼓戏《牛会长》获省首届农民文艺汇演银奖。图书馆新增书籍864册,采编新书1050册,馆藏图书近12万册,电子阅览室正式对外开放;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文化馆被评为国家级文化馆。 体育方面,2010年成功承办了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女子足球、少年篮球、射击和第八届残运会射击四个项目,并取得了31金17银12铜的省运会历史最好成绩。举行了湘乡市首届社区运动会、“国税杯”围棋锦标赛、“防雷减灾杯”乒乓球俱乐部赛、“体彩杯”羽毛球俱乐部赛、“湘粤电力杯”俱乐部篮球赛。全年共建成农民体育活动工程点55个,农村体育建设路径点15个。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共有注册医疗机构857家,卫生技术人员3120人,其中执业医师1201人,执业助理医师647人,护士1202人,拥有床位2127个。完成了3所农村卫生院的改造工作。实事项目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住院补偿率达到46.01%;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63317人;建好白田、潭市、月山3个乡镇卫生院的30套公用周转房;对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已体检49162人;完成农村改厕5000户。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市电视频道2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有线电视网络城区改造主干线306公里,新装用户1500户,总户数达到45000户。农网新架光缆干线20公里,新装用户2300户,总户数达到25000户。加快推进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城区基础网已改造完成,同时继续推进农村无线数字“村村通”工程。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90元,同比增长12.0%,其中20%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42元,20%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072元。“十一五”期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3.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46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4.22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83元,同比增长15.1%,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1.85平方米,同比增长2.1%,比2005年增加1.61平方米。 社会保障全面发展。2010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3474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6826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36648人;职工医疗保险56879人,失业保险47100人,工伤保险32696人;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4654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