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平江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开发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20861万元。有水岸花都、江南花苑二期、金蓝湾熙园、福星、香堤轩、东星小区等亿元以上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五、贸易、旅游与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购销两旺。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0072万元,增长21.7%。由于县城经济的平稳增长和居民收入的逐步提升,人们的收入在不断增加,城乡居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今年消费品市场一直“高开高走”,呈现出繁荣活跃的发展态势,拉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增长,实现了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特点是:其一节假日市场竞争激烈,多家商店纷纷推出了让利打折活动,集中消费特征更加明显。其二,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增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进一步活跃了农村市场。其三是消费热点突出,汽车销售量节节攀升,社会消费结构升级。 2010年旅游收入4.5 亿元,旅游人次 106 万,同比分别增长6.5%和6% 。同时,盘石洲生态园被湖南省定为“省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员社会服务基地”.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发展迅速。2010年,全年基础设施投资23亿元,是我县历年之最。总投资4.11亿元,总里程85公里的106国道和总投资3.18亿元,总里程70公里的308省道平江段全线通车;总投资达54亿元的通平高速12个标段全面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27.4亿元,有望年内基本拉通路基。通乡公路已全部硬化,总里程达到300公里。通村通组公路硬化124公里,总里程达2100公里。实现货物周转量7.14亿吨公里,增长17%,实现旅客周转量10.67亿人公里,增长11.5%。 邮电通信稳健发展。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110万元,增长23.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480万元,增长1.3%。移动电话发展迅速,年末累计移动电话用户32.4万户,比同期增长40.8%。联通业务总量2820万元,增长8.9%,年末联通用户55700户,增长19.9%。互联网用户25439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4651万元,增长20.0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306.59万元,增长19.6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8%。 支出结构得到改善。2010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223114.77万元,增长26.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9173.46万元,增长3.4%;教育支出33158.95万元,增长0.6%;医疗卫生支出20284.79万元,增长10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174.39万元,增长62.5%;科学技术经费支出1085.72万元,增长12.2%。 金融市场形势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9 亿元,比年初增长0.17%。其中,个人存款65.5 亿元,单位存款15.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4.28 亿元,比年初增长4.49%。其中,短期贷款15.2亿元,比年初增长6.41%;中长期贷款19.1 亿元,比年初增长3.02%。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2010年全县人寿,财产保险收入11362 万元,增长2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20 万元,增长18%;人身险保费收入9242万元,增长21.3 %。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039 万元,增长44.8%。其中:人寿险给付支出1210万元;财产险赔款支出 829万元。 八、教育与科技 教育持续良性发展。2010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02所,其中中学62 所,小学431 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年末全县在校学生人数125969人;全年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 32987人;年末全县教师数7782人;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 138 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分别为 100 %和86.25 %,本科达线人数 1498人,比上年增加208 人,增长16.1 %,本科达线率为38.4 %,比上年上升了9 个百分点。科技发展效益明显。大力推进了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引进专利和先进技术,科技项目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4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9.56亿元,RD投入为0.53 亿元,全年共获得科技项目11个,为项目单位争得科技扶持资金300多万元。其中:获得国家级项目2个,即高杂质钼铁合金生产钼酸铵、高频低幅振动装饰石膏板自动生产线;省级项目9个,如特种陶瓷专用超细长石粉研发、石油热采设备引进与开发、无溶剂型防锈粉末涂料研制、良种蜂王开发等。通过项目扶持,全县共有2个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11个科技项目全部通过验收,登记科技成果3项,2个科技成果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今年全县完成专利申请99件,其中发明16件,实用新型31件,外观设计47件,同比增加31件,增长率为49.2%, 2010年R&D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 1.1%上升到3.2%,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不断加快发展。 九、文体与卫生 文体事业欣欣向荣。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一所,博物馆2所。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开放各类档案1990万卷。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8.06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6 个,其中:医院 32 个;全县共有病床床位1766 张,其中:乡镇卫生院拥有734 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937 人;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为84.49 万人。 十、资源与生态环境 “十一五”时期,平江节能降耗成效显着,能耗大幅下降。前四年,全县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1.6 %、1 %、9.8%和1.8%,与2005年相比累计降低率15.77%.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着。“十一五”时期,平江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战略发展理念,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既抓矿产有序开采,又从环境着手控源,严防死守,抓环保,利民生。城关饮水工程正式通水,水质各项标准超国家一类水源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解决了城关及沿线2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天然气工程均已投入运营,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建设前期基础工程已经开工。下大力气,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全县森林资源实现5%的增幅。完成了丽江、汨罗江上游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5平方公里。加大污染源治理,关停、整合小金矿(点)21个,捣毁小造纸作坊45家,否决重污染项目6个。汨罗江放鱼禁渔行动效果显着,长石采矿滥采乱挖秩序整治已见成效。201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65%,创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5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十一五”时期,平江节能降耗成效显着,能耗大幅下降。前四年,全县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1.6 %、1 %、9.8%和1.8%,与2005年相比累计降低率1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