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2011-03-18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统计

高起点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旗委政府将2010年确定为旅游项目建设年,开工建设了黄河峡谷、准格尔召、油松王、黑圪崂湾、暖水砒砂岩生态风景区等5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旅游投资1.4亿元。编制完成了《黄河峡谷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油松王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黑圪崂湾沙漠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了暖水砒砂岩生态风景区总体规划、大路新区北片区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和准格尔旗黄河旅游带总体策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全年接待游客51万人次,同比增长19.7%,实现旅游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17.9%。

六、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至年末,全旗金融机构总数15家,各类营业网点87个;各项存款余额237.96亿元,增长19.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44亿元,增长20.5%;各项贷款余额206.97亿元,增长11.8%。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08.44亿元,现金支出525.7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7.9%和14.6%,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17.31亿元。包商银行、交通银行入驻我旗;开工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金融商务区。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旗现有保险企业及网点16家,全年保费收入37326万元,增长31.4%,其中:财产险22927万元,同比增长45.2%,人寿险14399万元,同比增长14.1%;全年保险赔付总额6808万元,同比增长15%,财产险赔付5030万元,人寿险赔付1778万元。

七、商品贸易和市场物价

在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拉动下,全旗城乡市场联动同步发展,消费持续活跃。初步统计,全年全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增长18.8%。在总量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05亿元,同比增长15.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9.95亿元,同比增长29.5%。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达到23016元和7077元,分别增长39.3%、20.6%,城乡消费均保持快速增长。

市场物价同比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2010年全旗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5,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CPI涨幅高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同比上涨11个百分点;烟酒同比上涨0.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同比上涨 2.4个百分点;居住类同比上涨3.8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上涨0.6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投入5.8亿元,撤并中小学13所,新建小学、幼儿园9所;加大校舍加固工程建设力度,彻底排除了C、D级危房;教育专网实现全覆盖。师资力量进一步充实,年内公开选聘教师217名,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两基”巩固提高年度任务圆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年末全旗共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54所,有教职工3742名(其中:专任教师3030名),在校学生和在园幼儿50526人,其中:小学24所,在校生21447人,专任教师1186人;普通中学13所,在校生17707人(其中:高中在校生6227人,初中在校生11480人),专任教师1371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2034人,专任教师134人;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9338人,专任教师339人。全旗适龄人口小学入学率及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325人,上线率达62.1%,比去年提高8.5个百分点。

继续实施“1312”科技创新工程,全年列入科技预算基金3300万元。挂牌成立了大路煤化工产学研创新基地和大路煤化工研究所。积极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各类科技人才120名。三禾高岭土公司等6家企业参加了2010年首届中国西部国际专利技术暨产品博览会;新绿洲有机农业开发公司、内蒙古准露山野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农牧业企业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陶瓷研发中心与北京中航里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高智能注浆设备已基本完成,该设备的研制和使用填补了我国在日用陶瓷注浆成型工艺技术和装备上的空白。申报国家科技项目2项,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2项,申报市科技成果2项。

九、文化体育、广播和卫生事业

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开设了漫瀚调艺术培训班,设立了民间文艺促进会。全年新建城镇文化活动中心2个,市级示范文化室5个,市级示范文化户5户;建成旗级文化户10户,旗级典型文化大院1座,61个“草原书屋”工程建设点; 6个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美国好莱坞歌舞团、吴桥杂技艺术团等专业团体对我旗进行慰问演出。全年共组织开展大型导向性文化活动项目13个,广场文化活动115场,文化下乡活动128次,农村牧区电影放映2215场。新增2个发射基站,自办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工程的覆盖率达到9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承办“生力杯”乒乓球邀请赛、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 “万众一心黄河情”拔河锦标赛等各类体育赛事11次,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性比赛、活动10次,被内蒙古体育局评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投入1.2亿元,加大医疗卫生三级网络建设。建成了十二连城乡五家尧卫生院、 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年共购置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器械57台(件),选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95名,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旗现有旗直医疗卫生单位6个,基层卫生院19所,民营医院4所,村卫生室132个,个体诊所9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全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1653张,卫生技术人员1452人。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了95%和96%。26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实行药物零差价销售工作。全旗计划生育率97.7%,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覆盖率达到98%。人口出生率为9.8‰。

十、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全旗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9.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0%;新增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城镇功能、城镇品位继续改善。积极推进旧城拆迁改造工程,启动了薛家湾镇南、北片区的拆迁工作,完成拆迁1743户,新开工回迁房43万平方米。全旗集中供热面积达到517万平方米,全旗年供水能力达到5000多万吨。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全年完成水保生态建设面积52.98万亩,完成造林绿化87万亩,全旗植被覆盖度达到72%,森林覆盖率达到27.3%。污染减排和矿区治理成效显着,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4986.85吨、化学需氧量434.4吨,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清运面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