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1362万美元,同比增长64.5%。其中:外贸出口总额55406万美元,同比增长68.2%;一般贸易出口总额49921万美元,同比增长64.5%。进口总额15956万美元,同比增长53.1%。 图72005-2010年襄阳市进出口总额 单位 万美元 利用外资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新批外资企业26家,同比增长4.0%;完成合同外资20907万美元,同比下降5.8%;实际利用外资达32606万美元,同比增长30.0%,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7206万美元,同比增长12.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公路里程25363.6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3598.984公里。全年完成县乡公路改建178.6公里、省际出口断头路125.7公里、通村公路1424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设置乡镇五级站54个、招呼站300个、候车棚200个。新发展农村客运班线50条,村村通客车率达到100%。交通运输安全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货物周转量 123882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6.7%;旅客周转量51547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1.4%。 邮电通信业稳定增长。2010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3.24亿元,同比增长28.5%;电信业务总量24.73亿元,同比增长38.6%。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96.53万户。本地电话用户72.11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36.33万户。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47万人次,同比增长21.8%;旅游外汇收入2642.09万美元,同比增长68.1%;接待国内旅游者1397.48万人次,同比增长40.7%;国内旅游收入85.91亿元,同比增长41.0%。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41.6亿元,同比增长48.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37.8%。全市各项税收总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40.1%,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3.9%。 金融存贷款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294.1亿元,比年初增加239.9亿元,比年初增长22.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815.3亿元,比年初增长18.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688.2亿元,比年初增加1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9.0亿元,其中,全市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369.5亿元,比年初增加85.4亿元,比年初增长30.1%。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保费收入41.55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39.3%;人身险保费收入33.93亿元,同比增长27.6%。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7.0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人身险赔款和给付支出3.36亿元,同比增长1.9%,财产险赔款支出3.67亿元,同比增长5.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2010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全年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0项,有8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市共申请专利3131件,实用新型专利1203件,外观设计专利1119件,发明专利809件。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40.9亿元,同比增长27.0%。其中,电子信息增加值3.74亿元,同比增长35.5%;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增加值1.63亿元,同比下降7.1%;新材料增加值10.28亿元,同比增长49.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98.53亿元,同比增长26.0%,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增加值22.44亿元,同比增长29.3%。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201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27所,在校生8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4所,在校生5.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9所,在校生8.0万人;普通中学250所,在校学生29.9万人;小学863所,在校生33.2万人。全市现有专任教师5.1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10年末,全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为10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量达2560千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4%;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8.4%。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9.94万户。全年新建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城市社区流动图书站。全年策划和主办各项演出活动2470余场,送戏下乡1816多场次,有效丰富了襄阳人民的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201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5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1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局6家,妇幼保健院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8836张;卫生机构人员3114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505人,执业医师9642人,注册护师(士)8416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襄阳籍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在全国比赛中获得12枚金牌,3枚银牌,7枚铜牌的辉煌战绩。在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共获得金牌90枚、银牌73枚、铜牌93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50.0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全年出生人口7.42万人,出生率为12.6‰;死亡人口2.81万人,死亡率为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2010年人口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为准)。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33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56元,同比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97元,同比增长7.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65元,同比增长17.0%。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9.2万人、180.9万人、44.8万人、44.3万人和34.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3.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7万人。全市共完成1394户危房的改造任务,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达15.8万人。应对自然灾害中,紧急转移安置灾民5万人,争取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灾民生活安排,有效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十二、资源、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土地资源管理取得进一步成效。2010年,全市常年耕地面积436.91千公顷,比去年增加3.19千公顷。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自2003年以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266天、274天、276天、291天、311天、312天、314天、316天,连续8年上升。汉江干流水质一直保持较好,完全符合功能区划的要求,汉江支流水质较上年相比有所改善。初步测算,全年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减少1.9%,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减少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