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3-11 泰安市统计局

近七成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在全市统计的200余种工业产品中,同比增长的有133余种,占66.5%,化肥、玻璃纤维纱、焦炭、水泥等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增长超过30%的有71种,占35.5%。

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量    单位   增长(%)

原煤       2717.6   万吨    -1.2

发电量       98.3   亿千瓦时  -6.7

钢材       291.5   万吨    9.O

焦炭       171.O   万吨    0.2

原盐        68.2   万吨    -0.3

化学肥料      59.5   万吨    2.4

化学农药     12010   吨     -7.4

塑料制品      30.6   万吨    85.6

水泥       743.9   万吨    6.5

纸面石膏板    66995.5  万平方米  27.1

起重机       61.2   万吨    19.2

电力电缆      39.5   万公里   14.8

工业锅炉      9080   蒸吨    38.7

变压器       5409   万千伏安   -2

玻璃纤维纱     37.2  万吨    7.4

小麦粉       174   万吨     13

白酒        9752   万升    -4.9

液体乳       27.8  万吨    15.4

机制纸       30.4   万吨     14

布        70456   万米   -15.3

高压开关板     6436   面     87.1

液压元件      89.1   万件    22.2

工业企业效益水平逐步攀升。全市170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4.2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利润307.0亿元,利税496.0亿元,分别增长41.4%和35.2%。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268.5%,提高15.3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86.0亿元,增长18.3%,实现利税52.7亿元,增长30.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 35.4亿元,增长51.7%,实现利税3.1亿元,增长4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城镇投资完成980.2亿元,增长21.8%;农村投资完成290.3亿元,增长25.7%。从投资项目建设性质看,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完成775.0亿元,增长22.8%,新建项目投资369.4亿元,增长9.7%。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2亿元,降低0.5%;第二产业完成651.2亿元,增长13.0%,其中,工业投资646.4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完成582.0亿元,增长38.1%。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卫生社保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幅分别为167.4%、121.6%、120.2%和54.6%。部分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下降。造纸及纸品制造业下降46.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48.5%。

民间投资保持主导地位。民间投资完成11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9.1%,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贡献达74.8%。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384.2亿元,增长0.5%,占民间投资33.9%;股份制投资395.4亿元,增长36.2%,占民间投资的34.9%;集体经济投资325.0亿元,增长30.0%,占民间投资的28.7%。

房地产开发健康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5.1亿元,增长43.5%。商品房屋施工面积755.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7.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82.5万平方米,增长35.7%;商品房销售额99.2亿元,增长47.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城镇490.5亿元,增长19.3%,市场份额为71.4%;农村196.9亿元,增长17.8%。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103.6亿元、505.3亿元、11.8亿元、66.8亿元,分别增长32.8%、13.9%、41.2%、37.6%。

消费热点持续升温。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数据显示,2010年,家具类销售额实现11.1亿元,同比增长56.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销售额实现0.9亿元,同比增长76.9%;汽车类销售额实现42.5亿元,同比增长36.7%;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实现6.4亿元,同比增长4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实现23.5亿元,同比增长33.1%;通讯器材类销售额实现6.6亿元,同比增长34.5%;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44.6%;化妆品类销售额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67.9%。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增长平稳。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3759.3公里,比上年增加155.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2.7公里。公路、水路货运量10041万吨,货运周转量129.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7.6%和8.4%;客运量4973万人,客运周转量40.5亿人公里,分别增长6.2%和7.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5.6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函件2312万件,增长14.9%;汇票37万张,包件11.6万件;特快专递112.5万件,增长89.6%。年末固定电话户数89.8万户,下降16.5%;移动电话438.1万户,增长34.6%;宽带上网用户45.6万户,增长29.5%。

七、对外经济、旅游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0年,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1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7%。其中,出口9.3亿美元,进口6.6亿美元,分别增长31.3%和79.0%。一般贸易出口7.1亿美元,增长35.7%;加工贸易出口2.1亿美元,增长18.7%。

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60个,比上年增加31个。合同外资额1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13.1亿美元,增长2.3%;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亿美元,增长36.1%。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迅速发展。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1210个,合同额7.0亿美元,增长19.0%,完成营业额5.7亿美元,增长47.2%;外派各类劳务和研修生23971人,期末在外42156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3.1%和30.0%。

旅游业异常活跃。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5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253.5亿元,分别增长 30.1%和34.8%。其中:国内游客3021.2万人次,旅游收入241.1亿元,分别增长30.1%和35.6%;境外游客29.8万人次,增长24.0%,旅游外汇收入18380.2万美元,增长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