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4月15日) 2010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6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5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331.4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062.9亿元,增长12.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54.1%和43.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65.3%和33.6%。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4269元,增长13.4%,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926美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呈现出“四升四降”的格局。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3%,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3.8%,居住价格上涨1.3%,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1.5%。2010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6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1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8%。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9.2亿元,增长6.8%。全年税收收入198.4亿元,增长17.1%。其中,增值税82.8亿元,增长10.8%;营业税33.8亿元,增长40%;企业所得税27.3亿元,增长37.9%;个人所得税10.2亿元,增长30.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环境保护支出7.6亿元,增长53.6%;医疗卫生支出7.9亿元,增长4.7%;科学技术支出2.9亿元,增长7.4%;农林水事务支出15.5亿元,增长19.4%;教育支出28亿元,增长15.1%。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1.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2.5万公顷,增长2.3%。全年粮食总产量99.3万吨,比上年下降1.3%;油料产量3.2万吨,下降54.5%;蔬菜产量82.2万吨,增长10.6%;青饲料产量96.7万吨,下降7.4%。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6.2万吨,下降17.6%;玉米产量80.1万吨,增长0.4%;马铃薯产量12.4万吨,与上年持平。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250.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大牲畜存栏40.2万头,下降1.2%;羊存栏183.0万只,增长14.5%;猪存栏27.1万口,增长1.1%。年末牲畜出栏头数达429.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7.1%,其中羊出栏351.5万只,增长8%;猪出栏52.0万口,增长4.8%。全年肉类总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7.5%;牛奶产量155.0万吨,增长6.2%;禽蛋产量2.6万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7103吨,增长2.2%。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49.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机耕面积28.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4%;机播面积24.7万公顷,增长1.6%;机械收获面积9.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2.4亿元,增长20.1%。其中,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81.7亿元,较上年增长23.2%,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1.4%,拉动工业生产增长16.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6.4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实现利税总额229.7亿元,增长94.5%,其中利润123.3亿元,增长2.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6.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在本市注册的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98户,完成总产值185.1亿元,增长1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8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3.7亿元,增长53.3%;第二产业投资918.0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投资838.8亿元,增长22.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877.3亿元,增长1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621.8万平方米,增长36.4%;房屋竣工面积398.2万平方米,增长5.6%;商品房销售面积597.7万平方米,增长12.1%;商品房销售额266.6亿元,增长38.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02.1亿元,增长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6亿元,增长15.8%。按消费形态计,商品批发零售额626.3亿元,增长18.4%;住宿餐饮收入额94.4亿元,增长20.5%。在限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5.3%,烟酒类增长36.4%,日用品类增长33.9%,书报杂志类增长22.9%,汽车类增长34.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2.3%,金银珠宝类增长4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8.9%。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4%。其中,出口总额12.0亿美元,增长80.1%;进口总额为7.5亿美元,增长22.2%。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到位金额1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8373.7万吨,比上年增长26.1%,其中,铁路完成货运量11445.5万吨,增长29.2%;公路货运量16928万吨,增长23.5%;民航货运量0.16万吨,增长49.8%。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2115.5万人,比上年增长9%,其中,铁路完成客运量643.2万人,增长3.6%;公路客运量1406万人,增长11.0%;民航客运量66.3万人,增长24.5%。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4.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亿元,增长18.9%;电信业务总量73.4亿元,增长6.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8万户,下降5.9%。移动电话用户266.2万户,增长8.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国内旅游人数601.5万人次,增长14.5%;国内旅游收入109.1亿元,增长15.0%。入境旅游人数1.9万人次,增长5.6%;旅游外汇收入1058万美元,增长36.0%。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0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28.5亿元,增长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0.8亿元,增长9.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037.3亿元,增长27.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1.7亿元,增长10.5%;中长期贷款余额647.6亿元,增长40.9%。全年保险业务收入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财产险收入15.2亿元,增长60.2%;人寿险收入18.4亿元,增长10.8%。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8.2亿元,增长1.0%。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5.3亿元,增长31.7%;人寿险赔款及给付2.9亿元,下降27.4%。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