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辉县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邮政、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全年公路货运量723万吨,增长5.3%;货物周转量12.9亿吨公里,增长28.7%。公路客运量546万人,增长20%;旅客周转量1.4亿人公里,增长20%。 全年邮政业务量8542万元,同比增长29%。 全年共接待游客410万人次。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4处,其中,4A级景区两处;拥有星级酒店4个,旅行社9家。 八、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1亿元,增长33.9%,其中,税收收入8.7亿元,增长45.9%,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9%,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一般财政预算支出21.1亿元,增长21.5%,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1.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37%,科技支出增长22.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下同)31.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6亿元,增长11.9%。各项贷款余额80.1亿元,增长50%,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5.6亿元,增长69.5%;短期贷款余额47.4亿元,增长27.8%。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4亿元,同比增长84.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中学47所,教职工3957人,专任教师3400人,招生1.3万人,在校生4万人,毕业生1.6万人,其中,高中招生0.4万人,在校生1.4万人,毕业生0.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6所,招生数0.3万人,在校学生数0.7万人。小学170所,教职工2891人,专任教师2727人,招生1.2万人,在校生5.6万人。幼儿园139所,教职工1859人,其中专任教师1293人,在园幼儿数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68人,专任教师50人,在校学生362人。 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申请专利214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市科技专项项目7项,市科技发展项目23项。年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66人,其中,具备中高级职称的人员4687人,初级职称的人员5174人。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一家,完成质量体系认证企业126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998台件。年末共有4种产品拥有“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9种产品拥有“河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5.3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广播人口覆盖率99.5%;全年月末文艺晚会演出10场次,周末电影放映50场次,两个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430场次,电影院全年放映电影1500场次,图书蕴藏量达8.5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78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各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236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410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401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1280人,注册护士95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9.9%。 全市共举办大型体育活动4场次,参加人员达7200人,举办单项比赛35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3元,比上年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929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6641元,比上年增长17.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03元,增长19.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5%和27.5%。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1458元。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8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42.9万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893张,收养822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全年接受社会捐赠94.2万元。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64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130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203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7万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29万元,救助3.6万人次。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年末已发现的矿种6种,全部探明资源储量并已开发利用,其中,能源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4种,水气矿产1种。 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3万吨。关停并转企业1家,限期治理污染企业3家。 在监控的18公里河段长度中,劣V类水质河段长18公里,与上年持平。 全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338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333公顷。全市参加义务植树40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14万株。年末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猕猴)1个,面积9148公顷;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森林面积46.7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45%。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139起、死亡18人,同比分别下降48.1%和30.8%。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3人,道路交通死亡15人。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9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4、由于正处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阶段,暂无相关人口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