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雨花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4-21 长沙市雨花区统计局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欣欣向荣。2010年全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8个;文化馆1座,公共图书馆1座;各种体育场地468个,其中体育馆6座,运动场116个,游泳池12个;各种训练房334个。全区共有体育场地70.7万平方米。开展全民健身项目52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达35.6万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21个,拥有床位总数408张(区内发证);卫生技术人员295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53人,注册护士1095人。全面启动免费婚检,在全区铺开“一站式”服务。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覆盖农村人口5.91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5.8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达99.5%。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区建成烟尘控制区5个,面积47.6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3个,面积28平方公里。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8%。雨花区已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安全事故有所减少。全年安全生产事故452起,比上年增加5%;亿元GDP各类事故死亡率0.04人/亿元,比上年下降33%;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事故死亡0.06人,比上年下降57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49起,比上年下降2%;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1.65人,比上年下降37%。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协调发展。2010年末,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4.32万人,增加0.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92万人,乡村人口8.40万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7.79万人,女性26.5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7‰;死亡率为3.89‰;自然增长率为4.81‰。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抽样调查显示: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449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人均工薪收入15849元,同比增长7.1%;经营净收入1554元,同比增长2%;财产性收入1890元,同比增长79.9%;转移性收入7319元,同比增长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353元,同比增长22.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8590元,同比增长22.1%;财产性收入6140元,同比增长22.6%;转移性收入1171元,同比增长11.9%。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抽样调查显示: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487元,同比增长11.9%。在城市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同比增长15.3%;交通和通讯消费同比增长21.8%;居住消费同比增长8.8%;衣着消费同比增长3.2%;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同比增长5.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0.4%;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同比下降1.9%;医疗保健消费同比下降7%。抽样调查同时显示:城镇住户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1.8辆,家用电脑80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60.9台,人均居住面积34.65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0元,比上年增加2904元,同比增长21%。其中工资性收入8590元,同比增长22.1%;财产性收入6084元,同比增长21.4%。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381元,同比增长7.4%。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到2010年底,在我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6255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55829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48577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3625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91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新增1095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新增1071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8825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7426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890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达100%,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