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民用车辆拥有量: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车辆133.31万辆,比上年增长12.51%,其中汽车43.22万辆,增长25.82%。在汽车拥有量中,私人汽车29.27万辆,增长34.38%,其中私人轿车21.4万辆,增长56.99%;摩托车82.14万辆,增长6.7%。 邮电通信: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1.72亿元,增长20.6%;邮政业务总量5.27亿元,增长17.71%。全年发送函件1822万件,下降7.14%;发送包件32万件,下降5.19%;特快专递384.52万件,增长26.06%;邮政储蓄年末余额107.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44%。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887.81万门;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19.96万户,比上年下降11.79%。移动电话用户484.4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 70.57万户,增长17.05%。互联网用户90.8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3.51万户,增长34.92%。 六、国内商业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5.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61.13亿元,增长19.9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4.81亿元,增长20.2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27.47亿元,增长19.9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8.46亿元,增长20.21%。 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全年汽车零售量13.96万辆,增长22.88%,其中轿车9.57万辆,增长24.57%;移动电话149.27万部,增长15.76%;数码照相机6.08万台,增长29.04%;彩色电视机21.88万台,增长55.23%;电脑41.87万台,增长22.33%;家用电冰箱32.84万台,增长37.04%;家用空调器71.85万台,增长26.36%。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1856.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3%。全市拥有全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市场31个,商品成交额421.06亿元。 七、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2.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62%。其中,出口总值15.93亿美元,下降33.1%;进口总值6.19亿美元,增长52.69%。进出口总值中,市属企业完成进出口19.18亿美元,下降22.61%。其中,市属出口13.18亿美元,下降37.55%;市属进口总值6亿美元,增长63.04%。 外资引进: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3家,合同外资额7.07亿美元,增长35.64%。全年外商直接投资3.3亿美元,增长18.62%。年末全市实有建成投产三资企业480家。 国内合作:年内与国内各地新签内资项目(合同)747个,合同资金987.49亿元,比上年增加175.42亿元,增长21.6%。实际到位内资525.93亿元,增加95.21亿元,增长22.11%。国内各地在我市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7个,主要投向制造业、房地产开发等行业。 开发区: 年末全市共有开发区17个。其中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自治区级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年末累计入园企业7495家,比上年末增加960家;财政收入2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7.75%,占全市财政收入的8.6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5.81亿元,增长40.37%,比全市高9.0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31.8%上升到34.5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10亿元,增长45.30%,比全市增速高3.24个百分点,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14.05%上升到14.37%。 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累计入园企业达5364家,其中2010年新进企业368家;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5.08亿元,比上年增长31.9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51.22亿元,增长35.36%;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6亿元,增长41.96%。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入园企业1911家,其中2010年新进企业574家;全年实现财政收入8.82亿元,比上年增长49.0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30.14亿元,增长46.47%;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28亿元,增长52.49%。 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累计入园企业220家,其中2010年新进入企业18家;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7.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4.45亿元,增长49.34%;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22亿元,增长43.09%。 旅游: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7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64%;接待境外旅游者16.75万人次,增长36.57%。其中,外国游客12.33万人次,增长31.61%;港、澳、台同胞4.42万人次,增长52.41%。国际旅游收入0.56亿美元,增长41.41%。国内旅游收入234.1亿元,增长30.77%。年末全市实有星级宾馆81家,旅行社79家,其中出境旅行社13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全市财政收入300.88亿元,增收69.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1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71%,比重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10亿元,增长29.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10亿元,增长21.26%。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61.28亿元,增长28.36%。财政支出中投向改善民生的资金增加。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03亿元,增长56.31%;教育支出42.98亿元,增长34.38%;医疗卫生支出20.64亿元,增长41.26%。 金融:年末全市共有金融机构19家,营业网点996个。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21.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05亿元,增长21.2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42.03亿元,增加185.42亿元,增长12.7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75.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2.74亿元,增长22.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142.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78.55亿元,增长19.59%。 保险: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27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财险公司16家,寿险公司11家。全年保费收入57.3亿元,比上年增长42.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6亿元,增长46.47%;寿险保费收入35.74亿元,增长40.65%。全年各项保险赔款及给付12.06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7.1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86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74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71万人。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39项,国家级星火项目2项,重点成果推广项目15项,自治区和市创新项目513项,年内安排市级科技项目177项,市级科技项目总投资6.48亿元,全年重点技术创新项目74项,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103项。全年获得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20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9项,通过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58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3项,国内领先水平12项,国内先进水平37项,区内领先水平2项,区内先进水平3项。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18项,合同金额9411万元。全年专利申请145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39件,获得授权专利896件,其中发明专利13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