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德庆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明珠公司、泰禾实业公司、基原树脂公司3家企业顺利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验收,兴邦公司成为市稀土高纯冶炼及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银龙公司被评为市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末,全县共有自然科技人员8338人,比上年增长4.3%,全县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599万元,比上年增长64.9%,全县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9%,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全县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46.3%,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学校216所,其中普通中学16所,小学163所,拥有专任教师362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74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672人。全县在校学生75558人,增长3.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58%。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健全了县、镇、村三级文化信息网络,建设了36个农家书屋,《德庆雄鸡舞》成为继悦城“龙母诞”庙会后又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文化馆再次通过国家一级文化馆评估定级,德城、官圩、悦城、九市、莫村等5个文化站通过省一级文化站评估,我县被定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县和广东省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实现了村村有卫生站的目标,2007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个,病床460张,卫生技术人员862人,2007年,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 体育运动持续发展,群众体育运动普及,自觉性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立足“生态立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全县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以上,全年无污染事故发生。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2007年完成造林面积5292.2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4.9%,绿化率达到77.1%,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顺利通过省的验收。 十、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控制。2007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69630人,比上年增加5363人,其中:农业人口296427人,增加4671人,非农业人口71358人,增加692人。全年出生人数4647人,出生率为12.66‰;死亡人数2045人,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长率7.09‰。 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820元,比去年增长18.1%;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27元,比去年增长15.8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33元,比去年增长11%。全年新增创建生态文明村250条、省级卫生村50条,全县生态文明村达到764条、省级卫生村达到121条,生态文明村占全县自然村总数近60%。 劳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在全市率先建成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楼,就业再就业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578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242人,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4272人,实现就业3830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6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12万人和0.04万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3%以内。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其中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2.5%。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2.9%,烟酒及用品类上升2.3%,衣着类下降8.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升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3%,交通和通信类上升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4.6%,居住类上升3.5%。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彰人数696人,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彰人数5059人,全年按排低保资金支出达到313万元,全县共有383名计生对象亨受到养老保障政策。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 2、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次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德庆县2007年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