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高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高县统计局 2009年3月25日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府的领导和带领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强县战略,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467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长速度比去年降低6.7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949元,增长2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94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32907万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91818万元,增长12.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3%、63.6%、15.1%,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0.89、7.60、2.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和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尤其工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64:49.60:21.76调整为27.31:52.14:20.55,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5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33、1.2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继续稳步发展,民营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2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4%。 价格总水平回稳,涨幅回落态势明显。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0%,涨幅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从其中的八大类消费来看,呈“六升二降”,食品、烟酒及用品、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8.5%、2.5%、5.9%,共影响总指数上升3.9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上升0.7%、0.7%、0.9%;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类价格分别下降2.6%、0.4%。食品价格仍是价格总水平上涨的第一推手,但涨幅持续回落,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1个百分点,同时,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1%。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61%。全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71%。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第三产业发展逐年下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工业企业规模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镇化依然滞后。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443公顷,其中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417公顷,比上年增加913公顷,增加2.01%,所占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作物面积3968公顷,增加288公顷,降低7.83%;茶园面积6710公顷,同比增长71.52%(对茶园面积进行了核实修订);果园面积1842公顷,同比增长21.83%;药材面积24公顷,与去年持平;蔬菜、瓜果类作物面积3415公顷,比去年增加42公顷;饲料作物1256公顷,减少7公顷。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品质提高。全县优质水稻面积10667公顷,比上年持平;优质小麦种植面积7880公顷,,增长7.44%,优质玉米面积2933公顷,比上年基本持平,优质大豆面积30公顷,比上年持平。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粮食总产量252901吨,比上年增长2.84%;甘蔗产量8387吨,比上年持平;茶叶产量3950吨,同比增长13.57%;烟叶产量129吨,比上年持平;油菜籽产量1925吨,增长41.54%;麻类作物产量6吨;水果产量8715吨,增长10.46%;蔬菜产量124010吨,增长4.11%;药材产量43吨,同比增长22.86%。 畜牧业较快发展,水产品产量增多。全年出栏肉猪554860头,增加20568头,增长3.9%,羊出栏32182头,增长2.2%,家禽出栏503万只,增长9.7%。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结构有所调整。全年肉类总产量55705吨,增加2344吨,增长4.4%。其中,猪肉产量45467吨,增加1613吨,增长3.7%。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81.6%。禽蛋产量2937吨,增长5.1%;牛奶产量97吨,增长2.1%;水产品产量4099吨,增长5.3%。 环境资源继续优化。2008年末全县森林面积40085公顷,增长0.3%,森林覆盖率达到40.7%,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造林1000公顷。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0452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3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继续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撑作用,200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5423万元,增长1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0.1%,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1324万元,增长13.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409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67191万元,增长30.0%,其中轻工业产值192603万元,增长38.6%,重工业产值274588万元,增长26.8%;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产值47082万元,增长23.0%,股份制企业367759万元,增长37.2%,其它经济类型企业52651万元,增长12.8%。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49073万元,增长27.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原煤178.4万吨,下降23.9%,发电量26334万千瓦小时,增长27.6%,白酒24640吨,增长10.6%,机制纸20973吨,增长17.2%,水泥37.4万吨,增长6.4%,丝759吨,增长9.1%,电石145044吨,下降8.5%,精甲醇72684吨,下降1.7%。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7个工业企业达到国家中型企业规模。4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盈利,实现净利润48226万元,增长27.7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净利润7839万元,增长101.52%,私营企业实现净利润32325万元,增长22.5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6.18点,比上年提高30.7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32.36%,比上年提高0.8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7.87%,比上年上升6.2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5.95次,比上年加快1.6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2.06%,比上年下降0.5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71382万元,增长17.28%。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折合标煤582173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22吨/万元,同比下降22.3%,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3.04吨/万元,同比下降20.8%。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688吨,同比降低23.9%,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县拥有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8个。建筑业总产值34575万元,增长28.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6314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2750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企业6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