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4-14 泸州市纳溪区统计局

机制纸 74330 25.1

水泥 294570 50.3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区工业经济利润、利税大幅下滑。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年共实现利税总额67616万元,同比下降35.7%;利润总额24388万元,同比下降58.7%。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15.5%,低于上年5.0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效益有所下滑。全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58052万元,增长28.8%,实现增加值2407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2.8%。全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5个,实现利税总额3773万元,同比下降33.0%。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83.0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8.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我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3733万元,同比增长56.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93626万元,增长66.7%;更新改造(工业技改)投资154797万元,增长66.0%;农户投资15987万元,同比增长1.8%。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回落。全年完成投资10561万元,同比下降11.2%。房屋施工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4.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总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1万平方米,增长57.9%。全年商品房销售额达19194万元,同比增长89.7%,其中:住宅销售额达14904万元。

五、国内贸易

2009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扩大内需战略方针,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开拓城乡市场,全区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旺盛发展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618万元,同比增长18.5%,增幅较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

从各类经济类型来看,国有和集体经济呈稳步发展趋势,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6和18.3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8.3%和18.8%。从行业来看,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4610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6%,增长17.0%;餐饮业零售额48871万元,增长25.1%;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1137万元,增长13.5%。

表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09年 比上年增减%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244618 18.5

其中:国有经济 751 18.6

集体经济 770 18.3

个体、私营经济 135697 18.3

股份制及其他经济 107400 18.8

批发零售贸易业 194610 17.0

餐饮业 48871 25.1

其他 1137 13.5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成效。

2009年,全区新签投资项目176个,投资总额1021690万元,协议引进资金102169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33917万元,同比增长75.31%。其中:市外境内项目150个,投资总额965970万元,协议引进资金96597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93537万元,同比增长74.66%(其中,市外省内项目48个,投资总额284740万元,协议引进资金28474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18601万元;省外境内项目102个,投资总额681230万元,协议引进资金68123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74936万元,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60.69%,同比增长86.37%)。区外市内项目26个,投资总额55720万元,协议引进资金5572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0380万元。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076公里,其中:国省道74.8公里;县道309.1公里;乡道342公里;村道350.1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1542万人次,同比增长27.8%,客运周转量6096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8.9%;货运量163.4万吨,同比增长84.4%,货运周转量2769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4%。

邮电通讯业持续发展。邮电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共14799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用户共54118户,其中:固定电话44543户(城市16801户;农村27742户)。移动通讯保持快速发展,年末移动、联通等移动电话用户达17.6万户,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达20000余户。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随着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旅游业的发展,全年接待游客214.8万人次,创旅游收入5.05亿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9年,全区财政收入迈上了新的台阶。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9244万元,同比增长5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638万元,同比增长45.9%。财政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收入分别增长1.0%、27.9%。地方财政支出94592万元,同比增长47.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248万元,同比增长41.1%;教育支出18828万元,同比增长47.4%。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702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13167万元,增长23.4%。各项贷款余额340291万元,增加15487万元,增长4.8%。

保险事业呈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年保费总收入7269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财产险收入1740万元,增长12.9%;人寿险收入5529万元,与去年持平。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167万元,增长0.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举办科普讲座、培训185余次,实施重点科技项目32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51项,3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2009年,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基础教育继续加强。年末,全区共有中、小学、职业中学31所,其中:小学13所(教学点87所),普通初中12所(含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2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总数3189人,其中:小学教职工1589人,初中教职工1020人,高中教职工390人,中职教职工178人(其中民办职业中学教职工66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2人。中小学在校学生5703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0189人,初中在校生15891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074人,职业高中在校生4781人,特校学生96人。全年高考报名人数1999人,文考上线人数1218人,其中普通类1182人(本科一批57人,本科二批282人,本科三批187人,专科一批198人,专科二批458人),另有艺术、体育类本科双上线35人,飞行员1人,合计本科上线率28.1%,专科(高职)上线率61%。各类成人高校招生报名1093人,录取684人,录取率62.7%。全区自考报名1359人,报考2581科次,28人获得自修本、专科毕业证书。

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推进。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卫生机构581所,其中区级医疗卫生单位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家;镇卫生院13家;企业医疗机构1家;民营医疗机构4家。从事医疗卫生人员863人,其中区镇级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5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374470人,参合率达9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