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环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07 庆阳市环县统计局

2010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环县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创一流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县人民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八个增长”、“四个控制”。“八个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化率增长2个百分点。“四个控制”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单位GDP能耗、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之内。

一、综合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初步测算,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2亿元,同比增长1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3亿元,同比增长2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3亿元,同比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6:49.4:33调整为18:48.8:33.2。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3%,第三产业比重没有变化,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7%。按常住人口平均地区生产总值7329元/人。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87.73万亩,同比增长2.6%。地膜种粮安民工程成效显着,喜获丰收,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种植101.8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3.52万亩,同比增长2%,产量20.41万吨,同比增长49%,创历史新高。一、夏粮种植面积12.2万亩,产量1.6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4%和59%;秋粮面积151.32万亩,同比增长33%。(一)谷物播种面积130.85万亩,产量18.17万吨。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01.8万亩,产量16.34万吨,谷子种植面积0.17万亩,产量0.01万吨,荞麦种植面积14.46万亩,产量0.33万吨。(二)豆类种植面积10.47万亩,同比下降1%,产量0.68万吨,同比增长19.3%,薯类种植面积22.20万亩,产量1.57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0.1%和10.6%。二、油料播种面积15.02万亩,同比增长10.2%。其中:油菜1.59万亩,胡麻7.46万亩,葵花5.97万亩。三、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8.48万亩,同比增长4%,其中:蔬菜种植面积5.74万亩,产量2.82万吨。

果园面积9.23万亩,其中:苹果园面积3.21万亩,其它园地面积6.02万亩;园林水果产量1.54万吨,其中:苹果产量0.95万吨。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13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1.32万亩,年未实际育苗面积0.16万亩。

年末大家畜存栏13.44万头,同比增长3.3%,其中:牛4.23万头,同比增长2%,年未生猪存栏6.55万头,同比增长5.3%,羊存栏67.15万只,同比下降39%;全年肉类总产量13094吨,同比下降22%。

农村用电量1122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4.46万吨,化肥施用折纯量1.41万吨,塑料薄膜使用量4373吨;年末有效灌溉面积7.68万亩,保证灌溉面积4.37万亩;水平梯田116.68万亩,其中:本年新增9.5万亩,同比下降16%;全年地膜使用量4373吨,较上年增长44.4%。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135万元,同比增长30.1%,增加值47119万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农业增加值27940.7万元,林业增加值467.9万元,牧业增加值18558万元,渔业增加值44.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8.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38.7%、-49%、-5.6%、5.5%和5.5%。

三、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3218万元,同比增长25.6%。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6059万元(地方工业增加值10700万元,油田工业增加值85359万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26.7%;限额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17159万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16.4%。主要产品产量为:原油33.37万吨,同比增长90%,水泥18.57万吨,同比增长15.9%,供电量261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3.1%;供水量140万方,同比增长7.7%;白酒3930吨,同比增长1.3%。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5142万元,同比增长32.3%,按城乡投资分:城镇投资完成407104万元,同比增长37.2%。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8360万元,同比下降10.1%, 50万元以上城镇完成投资363584万元,同比增长35.5%。农村投资完成38038万元,同比下降4%,其中50万元以上农村投资完成17852万元,同比下降26.9%,50万元以下农村投资完成20186万元,同比增长32.7%。按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完成68395万元,同比增长25.1%;第二产业完成213689万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完成1630581万元,同比增长17.2%。按构成划分:建筑安装工程完成348658万元,同比增长22.9%;设备购置49387万元,同比增长58%;其他费用完成47097万元,同比增长50%。按投资规模分组看: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个数16个,完成投资226101万元,1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个数97个,完成投资额139301万元,同比下降12.8%;500-999万元项目投资个数39个,完成投资额7483万元,同比下降57.8%;50-499万元项目投资个数59个,完成投资额16911万元,同比下降12.5%;5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投资55346万元,同比增长60.8%。

2010年全县拥有建筑业企业8户,全年平均从业人数3645人,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263万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增加值13098万元,同比增长28.3%。

五、贸易、外经、旅游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亿元,同比增长18%,星级饭店1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30间;出口供货总值3160万元,同比增长17%;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5个。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境内公路里程913公里,砂砾路1205.89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1560辆,其中:个人汽车986辆。

16个乡镇设邮政分局(所),2个乡镇设代办处,村村有邮件转接点,全县有邮政信箱36个;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8160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6000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2600户,村村通15000户;互联网络用户5050户;移动电话年未用户数194824户,其中:小灵通3085户,电信手机13000户,移动用户160739户,联通用户18000户。

七、财政与金融

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7986万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51.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288万元,同口径增长50%;财政支出131441万元,同比增长19.1%。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8103万元,比年初增加61373万元,同比增长31.1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4383万元,较年初增长28088万元,同比增长32.55%,年未全县金融机构实现盈利3079万元,其中农行盈余2428万元,农村信用社盈余451万元,建行盈余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