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4-07 常州市金坛市统计局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 组织实施了“文化百村行”、“广场月月演”、“优秀电影展映”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各类书画摄影展览11次,全年送电影下乡2180场、送戏下乡42场,送书下乡11000册。文艺创作精品荟萃,大型现代儿童剧《留守小孩》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 “最佳剧目奖”;《云溪高逸图》获第十六届亚运会全国中国画展优秀作品奖;《南雁荡游记》入选2010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古今争辉》在“花都水城,浪漫武进”全国摄影大展中被评为入选佳作;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获邀参加世博会“江苏周”文艺展演和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直溪巨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广电事业有序发展 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投入3000万元,完成了城区70%的小区及薛埠、直溪2个镇的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工作。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统筹推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1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市二院、1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106个村卫生室自3月1日起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20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拥有病床1685张;全社会卫生技术人员2246人,注册医师905人。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实际人均补偿比达45.01%;年内全市共创建省级卫生村12个。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成了直溪中心卫生院、儒林卫生院病房大楼改扩建工程,启动水北、朱林、城东、尧塘等卫生院异地新建工程。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 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成功组织承办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6项赛事,并以71枚金牌位列省运会县(市、区)金牌榜第二名;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举办了金坛市第五届全民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节活动,组织开展第15届迎省运“丰登杯”环太湖地区金坛茅山登山锦标赛;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全年新增体育彩票销售站点10个,完成销售额4702万元。

四、人口、民生与社会保障

【人口】

人口规模有效控制 年末全市总户数21.11万户,年末户籍人口54.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2万人;计划生育率达98.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96元,同比增长10.7%,人均消费支出15020元,增长14.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761元,同比增长12.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942元,增长12.1%。年末全市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32602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比上年末增长17.1%。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2010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使用面积48.4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平方米。

【社会保障】

社保体系日臻完善 年末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2.1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8%;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11.83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8%;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达8.2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8%;参加工伤保险职工8.66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5%。

福利事业成效显着 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截止2010年底,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达6064户10679人,其中城市936户1585人,农村5128户9094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047万元。住房保障受益面扩大,全年安置经济适用房家庭255户,其中实物安置173户,安置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货币补贴82户,发放补贴金额180万元;新建廉租房52套,对符合廉租房补贴条件的509户居民发放租金补贴114万元。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的装修及道排工程基本完工;全年共募集慈善现款1309万元,其中,第九个慈善周募集现金825万元,协议兑捐482万元,新建立冠名捐赠1项200万元。

五、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1.82平方公里。完成了滨湖新城规划提升工作,滨湖新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BT项目合作,与上海城建集团公司正式签约。新城东苑、新城南苑30多万平方米安置房开工建设。全年完成了环湖北路、经十路、汇贤路南延、南一环东延等4条路的贯通;完成了市场路(虹桥路-东一环)改造工程。完成了南一环东延、汇贤路南延等6条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华罗庚公园完成敞开式改造,免费对市民开放;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97%,比上年提升0.13个百分点。区域供水工程进展顺利,年内完成了东部镇内管网改造工程,解决了1858户无水户用水问题,中部区域供水工程积极推进,已投入资金3亿多元,完成了40多公里主管网建设。实施老小区封闭式物业管理,制定出台加强小区管理的政策意见,对华城一村、二村等6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老政府周边地块危旧房改造顺利实施,县府路、新安巷、老三中等地块房屋搬迁6.9万平方米。城区内涝整治力度加大,投入5000多万元,开挖沟渠1200米,铺设管道8700多米,完成金胜东路沿线、金湖路、南二环、虹桥、华苑等区域的内涝整治。在城区新增了7000平方米小车公共泊车位,基本建成景阳花园北侧、老镇广路东侧1.5万平方米停车场。稳步推进设防城市建设工程,已完成市级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设防城市社区警务系统等项目的年度建设任务。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以“一城两副”为核心的城镇格局体系基本形成,5个现代化试验示范镇村、30个集中居住示范点的“三集中”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深入推进“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专项行动,3个村通过“三清一绿”整治验收,28个村达到“五化三有”标准,6个村荣获“金坛市小康家园示范村”称号,新增常州市“五化三有”村24个、常州市小康家园示范村2个。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89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镇(村)文化站(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健身场地覆盖率达100%。

六、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我市深入推进“环保在行动”、污染物减排、水环境整治三项重点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序时落实,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全市23个科考断面有21个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达标率为91.3%,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道路运输扬尘及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大气环境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符合二级标准,API小于100的天数达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