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4-03 张家口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03.67亿元,同比增长37.4%。从投资地域分布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0.83亿元,同比增长37.9%;农村非农户、农村农户分别完成84.33亿元和18.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和44.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1.08亿元,增长62.3%;第二产业投资284.73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投资485.01亿元,增长50.4%。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建设项目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完成627.78亿元和17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和79.7%。按投资行业分,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教育分别完成投资21.47 亿元、90.30 亿元、123.66 亿元、11.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7 %、49.6%、67.9 %、112.5%。

项目建设成效显着。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总数达到1845个,同比减少21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09个,同比减少332个。在建的亿元项目个数为280个,同比增加了54个,当年累计投资额达到556.3亿元,同比增长45.8%。亿元项目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61.6%。

张家口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计实现320.1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零售额实现248.10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7.5%;农村零售额实现72.04亿元,同比增长14.1%。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5.99亿元,增长21.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4.25亿元,同比增长17.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56亿元,同比增长28.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5.34 亿元,同比增长17.6%。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0.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4%,汽车类增长5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0.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6.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4.0%,日用品类增长21.3%。

张家口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展,全市利用外资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市利用外资共实现10890万美元,同比增长31.4%,涨幅与去年相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045万美元,同比增长24.7%;对外借款实现845万美元,同比增长2.6倍。全市正在实施的外资项目中,几乎涵盖了全市4+3主要产业,4个做强的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投资旅游、能源、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的企业分别为5家、2家、8家和2家,分别到位外资1783万美元、1973万美元、2913万美元和1414万美元,占到全市直接利用外资的80.5%。在2010年签约的29个外资项目中,4+3主要产业项目和投资总额占到总签约项目和总额的80%以上。

七、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旅游业

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23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28公里,比上年增加115公里;全市公路货运量4422万吨,同比增长19%;货物周转量125.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公路客运量3535万人,同比增长37.3%;客运周转量23.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40.9%。

邮政、通讯能力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达2.18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邮递函件633万件,发送特快专递108.31万件。报纸发行量5358.31万份,杂志发行量213.23万份。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7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26.23万户,互联网用户达55.57万户。

旅游业繁荣发展。2010年,全市游客接待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4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5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2%和46.9%。其中,接待境外游客5.3万人次,创汇864.0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7%和13.8%。

八、财政收入、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对全市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44.82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45亿元,同比增长32.9%。

张家口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金融运行平稳,保障有力。2010年末,全市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00.29亿元,比年初增长14.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8.15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各项贷款余额918.31亿元,比年初增长17.3%。

张家口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险业快速发展。2010年,营业性保险公司达到20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市保费收入34.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26亿元,比上年增长68.1%;寿险保费收入23.56亿元,比上年增长9.12%。给付赔款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财产险给付赔款4.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寿险给付赔款2.94亿元,比上年下降5.2%。

九、社会各项事业

科技事业取得新突破。2010年,我市鉴定、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65项, 其中国际领先水平27项,国内先进水平138项。2010年,我市共有9个项目获河北省科技奖励。其中,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2010年,我市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98项(人)。其中,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人;技术发明奖1项(二等);科技进步奖96项(一等24项、二等33项、三等39项)。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有幼儿园345所,在校生7.94万人;小学552所,在校生28.6万人;中学235所,初中在校生16.00万人,普通高中6.5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6.14万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10年,小学、初中、高中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量分别达到2台、7台、16台;人均拥有健康图书分别达到23.95册、22.63册、23.01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5.94%(不含技工学校招生数)。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0年,全市共有影剧院4个,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6个,文化站233个。今年4月结束的河北省第八届戏剧节上,我市参赛的《合符釜山》、《魅力家园》等五台剧目共获得各类奖项64个,并全部获得优秀剧目奖,在全省名列第一,为我市赢得了荣誉。大型广场音舞诗画《大好河山》在今年的冀台交流会上成功首演,获得台商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我市的又一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