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友谊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1-04-03 双鸭山市友谊县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友谊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科学谋划、攻坚克难,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52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6414万元,增长1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370万元,增长4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744万元,增长20%。人均GDP达到22678元,增长24.6%。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上年的39:30.6:30.4调整为33.9∶38.4∶2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53%和2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6、13.8和6.3个百分点。

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8607万元,增长24.2%;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4838万元,增长42.2%;实现利润5709万元,增长51.3%;上缴税金489万元,增长74.6%。全县个体私营户数达2512户,比上年下降5.7%。

2010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5,价格水平同比上涨4.5%。在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中呈“七涨一降”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5%,烟酒类上涨2.3%,衣着类上涨3.7%,家庭设备用品类上涨9.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上涨0.9%,居住类上涨4.8%。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8953人,比上年增加2076人,增长4.4%。年末在岗职工27569人,比上年增加772人,增长2.9%。从业人员劳动报酬98221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1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27491人,比上年增长2.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910元,比上年增长18.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税收征管力度不断加大。据国、地两税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年完成税收总收入12764万元,比上年增长48%。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其中:国税完成24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在国税总收入中两税收入1899万元,增长2%。地税完成10300万元,比上年增长56.1%。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641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年末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7378万元,比上年增长26.1%。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3347公顷,比上年增长6.1%。全年粮食总产量855051吨,增长24.1%。其中,玉米产量351173吨,增长20.1%;水稻产量435499吨,增长37.2%。

2010年,全县猪、牛、羊、禽存栏量分别达到153721头、57948头、148440只和23533百只。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1211吨,增长16.5%;鲜蛋类总产量3630吨,增长0.6%;牛奶总产量4168吨,增长4.4%。

年末森林总面积18,969公顷,人工成林面积12192公顷。苗木总产量10,000百株。

淡水养殖面积1,141公顷,比上年增长2.6%;淡水养殖产量895吨,增长7%。水产品总产量926吨,比上年增长5.6%。

2010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53034千瓦,增长16.5%。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所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38台、小型拖拉机3235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354台、排灌动力机械3167台。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1187公顷,增长28.1%。农药使用量613吨,增长28.5%。化肥施用量40306吨,增长2.3%。地膜使用量179吨,增长16.2%。地膜覆盖面积6118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44541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873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1%,地方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6062万元,增长27.2%,实现利税16791万元,增长3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税14302万元,增长4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GDP综合能源消耗完成1.39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4%。

年末完成电业总产值94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用电量20931万度,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工业用电4591万度,比上年增长29.7%;城镇居民生活用电11,669万度,比上年增长5.6%。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005万元,增长7.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36万元,同比增长79.2%;实现利税16万元,同比增长3.4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576万元,比上年增长62.3%。其中,城镇投资285496万元,增长61.1%;农村投资1080万元。已开工建设项目69个,增长2.9%。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462万元,增长7.1%。完成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525万元,增长15.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285万元,增长16.9%;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864万元,增长9.5%,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高于农村10.1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8%。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8项,实际到位资金266956万元,增长15.4%,其中,生产加工型项目9项,到位资,157218万元,增长86.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0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195万元,增长6.8%。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596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9.7%;货物发送量104万吨,增长25.3%。全年旅客周转量7740万人公里,增长73.5%;旅客发送量100万人,增长14.9%。

2010年末,公路总里程472公里,其中:省道总里程82公里,县道23公里,乡道298公里,村道69公里。

2010年末,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999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县拥有邮政局、所11处。农村局所10处,电子化支局7处,邮政储蓄网点8处,信报箱群335格口。共有邮路3条,单程总长214公里。拥有邮政车辆9台,邮政生产用房3615平方米。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004万元。全年完成函件业务量9.6万件,包裹业务量3.5万件,汇兑业务完成1笔,报刊一次性收订实现流转额230万元。邮政储蓄平均余额3.4亿元,特快专递3.2万件。截至到2010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0512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525户,农村电话用户10987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9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70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5部/百人。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9242户,增长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