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5-24 双鸭山市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9.3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电信主营业务收入8.1亿元,增长6.6%;邮政主营业务收入1.3亿元,持平。全市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6.3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4.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8.7万户,小灵通用户3.7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1.7万户(包括拨号、专线和宽带接入用户)。

全年实现接待游客2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和18.5%。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6亿元,增长23.9%,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地方财政支出73.4亿元,增长23.0%,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0.7亿元,增长20.2%。金融存款、贷款同步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3.3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年初增长15.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7.1亿元,增长14.7%;储蓄存款余额297.8亿元,增长13.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6.9亿元,比年初增长32.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5.5亿元,增长18.1%;中长期贷款余额130.7亿元,增长55.0%。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2098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财产险收入6715万元,比上年增长8.3%;寿险收入45383万元,比上年增长2.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552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全年赔付额7748万元,比上年下降57.6%,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4948万元,比上年下降12.2%;寿险赔付金额2800万元,比上年下降77.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金额991万元,比上年增长4.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招生2520人,在校生10252人,毕业生4816人。普通高17所,招生9446人,在校生28574人,毕业生9465人。普通初中93所,招生15892人,在校生53586人,毕业生18228人。普通小学161所,招生14711人,在校生82048人,毕业生15882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85人,在校生641人。幼儿园131个,在园幼儿24447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0个,培训学员5214人次。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年末全市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2个,受理专利申请162件,比上年增长51.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47%。有线电视用户24.6万户,比上年增加1.9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7万户,比上年增加15.3万户。全市共有档案馆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6万卷。全年出版报纸765万份。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5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735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6298张。卫生技术人员809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330人,注册护士2726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7个,卫生技术人员212人。卫生监督机构12个,卫生技术人员123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42个,床位809张,卫生技术人员849人。全市四县、四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44.02万人,参合率达99.62%。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市运动员在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比赛中,获得41枚金牌、21.5枚银牌、20枚铜牌,创4项省射击青少年纪录,我市代表团再次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57.33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1.7%,转移性收入增长24.8%,经营性收入增长31.7%,财产性收入增长851.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695.09元,增长2.7%。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2.9%。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1.78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82元,同比增长25.6%。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0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2.0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69万人,其中职工20.87万人;离退休人员8.22万人。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33412户、81781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15329户、39219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全市县级以上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率达到100%。为5万余名15岁以下儿童补种了乙肝疫苗,完成了15岁以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17万人份,完成了7,413名35岁以上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为2,925名孕前和孕早期农村妇女免费补服叶酸,为2,244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补助87.75万元,为6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实现新发展。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达2334张,在院人员2135人;城市民政部门医疗救助人数10794人,农村民政部门救助人数9049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人数45957人;社会捐赠接收工作站19个,直接接收捐赠款数额达320万元,受益人次达3017人次。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年末全市有自然保护区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325.45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32.58%。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全年通过积极推进环保、节能、循环经济等项目建设,依法关闭小煤矿,实现了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6.6%。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8人,比上年下降5.8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49%,下降0.46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除GDP、邮电通信业、保险业数据含农垦数据,其余数据不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