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5-24 阜新市统计局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财产险收入3.55亿元,增长50.8%;寿险收入9.83亿元,增长19.9%。全年支付各类赔款总额1.63亿元,其中,财产险支付1.48亿元,人寿险支付0.15亿元。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学事业较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共取得各项科研成果66项,其中,国际先进2项,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的51项。取得的66项科研成果全部得到推广应用。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9.73亿元,比上年增长46.9%(现价)。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研究生招生822人,在校研究生2469人,毕业生628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3316人,在校生41355人,毕业生15110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574人,在校生23399人,毕业生6851人。普通高中招生11243人,在校生33281人,毕业生10206人。初中学校招生19073人,在校生62335人,毕业生22394人。普通小学招生15515人,在校生95744人,毕业生19077人。特殊教育招生21人,在校生253人,毕业生4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0004人。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平稳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全年共演出431场,观众达57.5万人次;文化馆、艺术馆、文化站96个;公共图书馆8个,总藏书量40.7万册,本年新购图书8994册,总流通量9.39万人次,外借图书12.72万册。电影放映单位3个,全年共放映电影189场,观众11万人次。广播电台1座,开办节目6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5.31%。城乡有线电视用户36.9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8.4%。全市对社会公开发行的刊物、报纸5种,发行量1300多万份。

医疗卫生环境进一步优化,居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2010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91个,共有床位7463张,卫生技术人员9151人。其中:医院41个,床位6162张,卫生技术人员6303人;卫生院64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6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床位116张,卫生技术人员225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10年我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各项比赛共获奖牌186枚,其中,金牌119枚,银牌35枚,铜牌32枚。全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7次,参加大型赛事人数8.5万人。2010年,市体育馆建成并向市民开放。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372元,比上年增长18.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人均消费性支出4348元,增长5.2%。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711元,比上年增长14.3%,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人均消费性支出9047元,增长7.9%。

图6 2005-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

阜新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总额4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354元,比上年增长10.2%。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10年实现实名制就业人数6.38万人,其中:“零就业家庭”就业0.08万人。城乡劳务输出31.25万人次,其中城镇劳务输出1.9万人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41.22万人,其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数12.2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1.67万人,其中:参保退休人数18.43万人,灵活就业人数13.1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05万人,比上年增长0.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79万人。全市共有5.91万户、14.36万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加强。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4395张,收养各类人员3328人。城镇单位各种社会福利设施160个,其中综合性社会区服务中心3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3182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614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1328万元。

社会生活秩序稳定。2010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4678件,比去年同期略有提高。

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玉龙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沈彰新城”滨河路等主干路开工建设。京沈客专、锦阜高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开工在即,阜盘、彰通高速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完工,沈彰开发大道、皮革基地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沈彰通客专、军民合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对工业街等26条街巷路进行维修改造,五龙公铁立交桥、惠滨大桥通车。垃圾处理厂二期开工建设。年末供热面积达到2314.22万平方米。全年煤层气供气总量3080万立方米,年末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4910吨。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098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0.46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40.5%。

十二、环境保护

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达标率为100.0%。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共拆除4吨以下燃煤小锅炉315台。共检测机动车36000台,尾气首检合格率达到82.0%。城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分别为0.048毫克/立方米、0.034 毫克/立方米、0.65毫克/立方米和 0.094毫克/立方米,均比同期下降,呈现利好趋势。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337天,比上年增加3天,为全年总天数的92.3%。环境噪声功能区达标覆盖率72.6%。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