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5-24 丹东市统计局

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2亿元,增长38%。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完成59亿元,增长36.3%,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3.6%;其中营业税收入16.5亿元,增长40.8%;企业所得税4.5亿元,增长48.4%;个人所得税1.5亿元,增长20.9%;资源税3亿元,增长1.2倍;城市维护建设税2.3亿元,增长40%。非税性收入完成21.2亿元,增长43.2%。

全年财政支出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34.7亿元,增长20.9%。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8亿元,增长17.7%;科学技术支出0.9亿元,增长2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2亿元,增长4.7%;医疗卫生支出6.1亿元,下降0.6%;环境保护支出2.3亿元,增长8%;住房保障2.8亿元,增长68.7%。

十、金融、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不含外资、证券)余额936.7亿元,比年初增加163.2亿元,增长21.1%。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61.4亿元,比年初增加41.3万元,增长32.1%;储蓄存款余额661.2亿元,比年初增加90亿元,增长15.8%。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19.4亿元,比年初增加158.2亿元,增长20.8%。其中,企业存款161.4亿元,增长32.1%;储蓄存款余额661.2亿元,增长15.8%。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不含外资、证券)余额477.9亿元,比年初增加101.5亿元,增长2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4.1亿元,比年初增加21.4亿元,增长12.3%;中长期贷款余额225.8亿元,比年初增加64.2亿元,增长40.1%。从信贷投向看,人民币个人贷款余额92亿元,人民币单位贷款余额304亿元。

年末全市保险主体机构共有24家。年末,全社会保险承保额285.7亿元,比上年增长58.1%;其中财产险保额149.1亿元,人身险保额136.6亿元。全年财、寿险总计实现保费收入24.3亿元(含储金,下同),同比增收4.4亿元,增长2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4亿元,同比增收保费1.7亿元,增长45.7%;人身险保费收入18.9亿元,同比增收保费2.7亿元,增长17.1%。产寿险赔款和理赔(含给付)金额5.8亿元,比上年减少0.6亿元,减少9.9%。其中,财产险赔付2.7亿元,与上年持平;人身险给付金额3.1亿元,同比减少0.6亿元,下降16.2%。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76所,比上年减少55所。拥有教职工27377人,比上年增加582人。其中专任教师21690人,增加258人。全年共招收学生9.7万人,比上年下降5.6%;在校学生34.9万人,比上年下降2.2%;毕业生9.4万人,比上年增长10.3%。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高考上线率90.3%。

表4 2010年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情况

指 标 名 称   招生数   比上年   在校生数   比上年   毕业生数   比上年

(人)  增长(%)   (人)  增长(%)  (人)  +.- %

普通高等学校  7673   -11.6   24193   -12.4   6888   -1.6

普通中专  2543   -3.2  7825   -7.6  2952   -4.4

职业高中  5972   -2.7  13709   3.1  4171  -12.6

普通高中  14534   -1  43513   1.4   13632  -12.4

普通初中  24502   -8.5   78632   -2.7  26154  -1.3

小学  19491   -6.4   126533   -3.8   24503   -8.5

幼儿园   20723   2.5  42769   1.7  14768  -21.8

全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06项,比上年增长20%;授权发明专利77件,增长88%。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00项,全市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其中,本年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全年科技技术成果奖50项,科技奖励项目21项。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文化事业机构98个,其中,文化事业机构90个,文物事业机构8个。文化事业机构中,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图书馆8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6 个,文化站65个。全年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33场,国内观众11.9万人。举办各类展览318次,组织文化活动2032次,举办各类学习班1847次,结业人次7.1万人。年末图书馆藏书130万册,接待读者100余万人次。年末文化馆、文化部门文化站藏书33.3万册。

年末全市广播电台拥有中短波转播发射台4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6坐。广播电台自办节目6套,广播全年制作时间17415小时,全年播出时间41650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4%。

全市有电视转播发射台22座,电视台自办节目7套。电视全年制作时间5764小时,全年播出时间51683小时。有线广播电视转播干线网络总长6450公里。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3.5万户,比上年增长2.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4%。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77个,其中,医院44个,卫生院76个,妇幼保健院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2717张,比上年增长4.5%。其中,医院9208张,增长1.7%;卫生院2590张,增长9%。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1198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执业医师3782人,增长2.4%;执业助理医师778人,下降6%;注册护士4237人,增长4.5%。全市共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覆盖率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人口覆盖率97.4%。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30.6万人,比上年增长1.2%;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率95.3%。

全年参加省以上竞赛27次,夺得省以上奖牌 227枚,比上年增长69.4 %。其中金牌88枚,银牌78枚,铜牌61枚。举办县以上运动会2次,举办县以上各种单项比赛322 项次。全市体育锻炼场点820个。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20.4万人[6],比上年末增长1.5%。其中,国有企业职工12.5万人,集体企业职工1.3万人,其他企业职工6.6万人。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22456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863元,增长10.8%。

据住户调查,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36元,比上年增长13.3%。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1323元,增长9.1%。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340元,增长14.3%。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29元,增长8.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4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7.1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