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5-24 池州市统计局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4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2亿元,增长29.5%。全年共完成各种税收收入29亿元,增长34.5%。其中,地税收入15.7亿元,增长31.3%;国税收入13.3亿元,增长38.4%。全市财政支出65.8亿元,增长27.6%。全年三十三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9.9亿元,增长5.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365.7亿元,比年初增加78.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2.7亿元,增长45.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99.7亿元,增长18.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7.7亿元,比年初增加78.2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5.6亿元,增长20.2%;中长期贷款余额166.4亿元,增长61.5%。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94685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0286万元,增长18.4%;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74399万元,下降1.3%。赔款和给付20089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1389万元,增长3.9%;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8700万元,下降20.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数24645人,其中,成人在校学生数242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数23877人。普通中学108所,在校学生数106141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数3728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4%;初中在校学生数68859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5%。小学403所,在校学生数101824人,小学入学率100.0%。幼儿园在园幼儿29298人。

2010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指标  招生数   在校学生数   毕业生数

普通高等教育   8739   24645  5574

中等职业教育   11671   23877  8671

普通高中   13085   37282  12293

普通初中   20422   68859  26016

小学   18718   101824  18464

幼儿园   17326   29298  10455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万人,比上年增长7.3%。科研机构56个,其中,有科研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20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3662人,其中,工程师768人。

全市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0项,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1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4个。全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17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全年共申请专利782项,增长3.1倍,居全省第1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5项,通过市科技局组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7项。安徽中天化工有限公司的“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新农村生态肥料有限公司的“功能型养分复合体颗粒肥研制与产业化开发”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场馆)8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3个。共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项。广播人口覆盖率97.4%。有线电视用户16.3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8.3%。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各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个,门诊部3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420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008张。各类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27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77人,注册护士2067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182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183人。

在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 1枚金牌、3枚铜牌和2个第五名。7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圆满完成。全年共举办或协办体育赛事活动56次,参加活动人数达22795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7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均消费性支出10777元,增长10.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9.8%,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26.1%,衣着支出增长5.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8.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27元,比上年增长17.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68元,增长5.1%,其中,食品支出下降1.1%,交通通讯支出增长18.8%,衣着支出增长16.8%,医疗保健支出增长8.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7%,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职工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8.4万人和12.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7.1万人和6.0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127.8万人,参合率达99.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15万人,60岁及以上领取养老保险6.9万人。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全面完成,年末保障人数54561人;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年末保障人数22107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81个,拥有床位7957张,收养各类人员7007人。光荣院5个;社会福利院2个;养老服务机构73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11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5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4个。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已建成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7428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6667公顷。全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26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594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8963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7.85%。

尧渡河、黄盆河、秋浦河、白洋河、九华河、青通河、长江池州段水质以Ⅱ类为主,总体水质优。全市废水排放总量499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48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2%。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19091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工业COD排放量5330吨,比上年下降29.5%。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2700吨,比上年下降5.7%,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1847吨,比上年下降7.2%。烟尘排放量17869吨,比上年下降50.0%,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16106吨,比上年下降52.5%。工业粉尘排放量8820吨,比上年下降22.5%。万元GDP能耗下降完成目标任务。